網頁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美國性病激增創紀錄 半數新感染者不滿25歲 -- (20151119 東網)

【on.cc東網專訊】11月19日原始網址: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51119/bknint-20151119082722212-1119_17011_001.html
圖為顯微鏡下的淋病病菌。(互聯網圖片)

就在荷里活男星查理辛日前通過電視節目,承認自己4年前已確診感染愛滋病毒(HIV),引發輿論嘩然之際,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警告稱,美國至今已有1.1億宗性病,創歷史之最,且每年還以2000萬宗的速度增加。

報告指出,美國性病已經創下新的紀錄,衣原體感染、淋病和梅毒病例2014年均出現增長趨勢,且感染人群多集中在不滿25歲的年輕人。

年輕人,尤其是女性、同性戀和雙性戀男子,更有可能患性病。CDC估計,每年2000萬新增病例中,有一半患者年齡在15至24歲之間。值得警惕的是,去年確診為梅毒的患者中,超過一半男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也感染了愛滋病毒。

鑑於尚有很多病例未被確診或沒有報告,CDC估計其所收集的年度數據很可能只是一小部分。

CDC性病防治部門主任博蘭(GailBolan)表示,性病產生的後果對年輕人非常嚴重,對女性的生殖健康會導致終生危害,包括盆腔炎、不孕不育。然而,受淋病和衣原體感染的人剛開始身體不會有任何症狀,因此,預防青年人感染性病至關重要。


科學研究:沒人天生就是同性戀者 -- (國度復興報)

 2014-09-19 國度復興報
網址遺失

    取材自charismanews
    【國度復興報╱編譯Suzie/綜合報導】十多年前就有研究指出,將已故的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進行遺體解剖,發現兩者的細胞組織不相同的機率高達七、八成。有心人士據此埋怨神天生就將某些人創造成不同於常人,卻要怪他們長大後變成同性戀者。其實這只是相關性研究,而非因果研究,不能將細胞組織的不同歸因於天生就不同。否則這也有可能解釋成:是同性戀行為使其細胞組織與異性戀者變得不同。
     
    《你可以既是同性戀者,又是基督徒嗎?──用愛與實話答覆有關同性戀的問題》作者布朗(Michael Brown)表示,即或有德高望重的科學研究證明有些人確實天生就是同性戀者,他也能接受。因為我們雖然都是神按著祂的形象造的,但我們是墮落的族類,因此從骨子裡就帶著墮落的本質,理論上這本質也包括同性戀的傾向。
     
    然而,事實上,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證實,有人天生就是同性戀。
     
    教導「同性戀活躍人士暨歷史」的教授德安米利歐(John D'Emilio)說:「天生同性戀是包含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LGBT)等社群用來將其性行為合法化的用詞。這詞旨在緩和一般人對同性戀、雙性戀等社群根深蒂固的懼怕感。讓我大感驚訝的是,有關『天生同性戀』的現象並無科學證據足資證明,但這卻一點兒也不重要。同性戀者大可用這句話來吸引人相信他們是天生這樣的,而不需要任何證據。」
     
    換句話說,「天生同性戀」的理念已證明非常好用,以致不管它有沒有科學證明都無所謂。這個理念為同性戀活躍分子及其同黨發揮了莫大的效用。
     
    多年前研究同性戀的稼勒維(Simon LeVay)即說:「《紐約時報》調查一般讀者是否認為同性戀是天生的,結果發現答案是肯定的那群人都是對同性戀友善的自由派人士。」
     
    同性戀若是天生的,接著要爭論的就是:「如果我天生如此,我的性吸引力有什麼錯?你怎能期待我改變?」
     
    當然,即使沒有人天生是同性戀者,也不意味著同性的吸引力並未根深蒂固於某些人心裡。大部分的例子是:男女同性戀者多半深信自己天生如此,不容易改變。
     
    但憑什麼要將所謂的民權運動植基於謊言呢?為什麼不說實話?
     
    連對同性戀最友善的專業機構「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都聲明:「對人類為何會發展出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科學家仍無共識。」 
     
    同樣地,在英國,親同性戀的皇家精神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也駁回它稍早聲明的,同性戀是由生物因素決定的。該院改說,性傾向是由許多先天和後天的環境因素造成的。他們清楚表明,同性戀絕非心理失調,但卻強調我們必須接受「同性戀並非不可治癒之症,而且人的一生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同性戀情愫」。
     
    精神治療師勒赫曼(Nathaniel S. Lehrman)表示:「研究者現在公開承認,在研究了超過20年之後,他們依舊找不到『同性戀基因』。」(參見《美國內外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既然這樣,為何我們常聽到有人說同性戀是天生的?第一,這句話為同性戀活動發揮莫大功效。第二,許多男女同性戀者相信這話是真的,因為他們猶記得自己從小就與眾不同。  
     
    但是,只顧私利的權宜之計和個人的感受並不能改變事實,不變的事實依舊是: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有任何人天生就是同性戀。
     
    該是用愛心說誠實話的時候了。畢竟謊言永遠幫不了任何人。
    ●為所有世人都能經歷神、享受主愛禱告。
     (圖文主要取材自charismanews)


      美四州公投高票准州憲法修正案定義婚姻為男女結合 另設法規避聯邦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裁決 -- 台灣守護家庭

      2015-12-04 台灣守護家庭
      原始網址:https://taiwanfamily.com/99271

      在面對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爭戰中,集體反抗組織(MassResistance)一直與活躍人士及全美各州重要的議員聯袂反擊。奧克拉荷馬州、德州、南卡羅萊納州和密蘇里州的州會議,也正採取積極的步驟還擊這衝擊。這四州的議員已提出法案,取消給予同性婚姻相關單位的津貼,且禁止政府創造或認可同性婚姻,無論聯邦法院會做何裁決。
      這爭戰不是靜止不動的。奧克拉荷馬州議會二月已經通過下述法案,交付眾議會表決。其他州也跟進中。這可能引發美國建國初期發生過的憲法之戰。

      「同性婚姻」的劍聖

      過去兩年來,我們眼睜睜恐怖地看著自由派聯邦法官自負地「推翻」23州的法律和州憲法修正案明定的婚姻定義。其中有些州的憲法修正案且是經由公民投票高達近80%的贊成票而達成的。

      早就有人擔憂同性婚姻的風潮會失控。也早就有美國民眾預料,最高法院會批准同性婚姻合法化。因此,阿拉巴馬州最高法院早就下令,要求州政府公務員必須遵守州憲法對婚姻的定義──而不是聯邦法官所推翻的定義,這是非常勇敢且正確的立場,激勵許多人,也為這場爭戰增添動力。

      刪州政府經費……錢包的力量!

      這四州提出的法案非常類似。基本上都是將涉及頒發同性婚姻證書,或以任何方法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實行或認可同性婚姻的州政府任何員工或活動的所有經費刪除(包括薪資和退休金)。

      美國憲法並未規定州政府不能在某個問題上,建立「州的主權」──聯邦政府也未清楚定義這是非法行為,何況這種情況在美國歷史上也不是新鮮事。可以預料得到,這將引爆同性戀活躍份子和當地自由派媒體(譬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的火爆攻擊。這四州採取反擊的行動如下:

      1.奧克拉荷馬州

      2004年,奧克拉荷馬州民眾以76%的票支持憲法修正案,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的結合。但該修正案在2014年被聯邦地方法院法官特倫斯.肯恩(Terence C. Kern)推翻。

      奧克拉荷馬州眾議員薩麗.肯恩(Sally Kern)是一個膽識過人的支持家庭倡議者,她因此提出HB1599號法案,拒絕將納稅人的錢撥給頒發證書或支持同性婚姻的任何活動及公務員。挑戰該州保留主權及婚姻法案(Preservation of Sovereignty and Marriage Act)的任何地方法院,都將被解散。該州上班族及公務員若違背或干預這項法案,將不得再支領薪水、退休金,或其他福利。違反此法案的法官也將遭解聘。


      德州國會大廈,德州有史以來素不屈服於暴政。

      果然如集體反抗組織所料,同性戀活躍份子開始群起散佈假消息、威脅恐嚇,企圖阻止這項法案通過。但是,這項法案似乎極受奧克拉荷馬州議員支持。通過機率非常高。


      奧克拉荷馬州眾議員薩麗.肯恩2011年在集體反抗組織餐會上發表演說

      2.德州

      2005年,德州選民以76%的票數,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的結合。但2014年二月,該修正案被聯邦地方法院法官賈希亞(Orlando Garcia )推翻。

      德州支持家庭的活躍團體九月打電話要求集體反抗組織,參加全州討論同性婚姻效應的會議。十月,這個德州團體不斷發送集體反抗組織製作的DVD「同性婚姻為麻州人做了什麼事?」給全德州15,000位牧師。這項舉動促成德州參議員貝爾(Cecil Bell)十二月提出HB623號法案,要求:


      德州參議員貝爾

      (1) 德州或地方納稅人的錢或政府的薪水不得用在發結婚證書給同性戀者或支持同性婚姻的活動上。

      (2) 州政府或地方政府公務員不得確認、允許或實行頒發結婚證書給同性伴侶。若違反此條款,將不再領得到薪水、退休金或享受其他員工福利。

      (3) 德州或公家資金不得用於執行法院要求頒發或確認同性婚姻證書的命令。

      (4) 德州法院得駁回挑戰該條款的法律行動,且得發獎勵金及律師費給為被告辯護的律師。

      (5) 違反或干預該條款的公務員不得繼續支領薪水、退休金或享受其他員工福利。

      迄今該條款尚未交付州議會委員會審議。集體反抗組織很可能應邀前去州議會委員會作證。據悉這項法案獲得通過的機率也非常高。


      德州支持家庭的團體十月將集體反抗組織錄製的DVD發送給該州15,000位牧師


      3.南卡羅萊納州

      2006年,南卡羅萊納州的公民投票也以高達78%的票數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的結合。但2014年十一月,該修正案遭聯邦地方法官葛杰爾(Richard Gergel)推翻。
      同年十二月,州參議員邱姆雷(Bill Chumley)向議會提出H3022號法案,要求:

      (1)  州政府或地方政府公務員不得確認、允許或執行頒發同性婚姻證書之事,否則將不得繼續支領薪水、退休金或享受員工福利。

      (2)  納稅人的錢或公家資金不得用於實行法院要求頒發或確認同性婚姻證書的命令。

      (3)  該州法院得駁回挑戰該條款的訴訟,並得頒發獎勵金和律師費給為該案被告辯護的律師。

      (4) 違反或干預該條款的公務員不得繼續支領薪水、退休金或享受其他員工福利。

      去年聖誕夜,集體反抗組織收到來自南卡羅萊納州支持家庭的活躍團體寄的一封電子郵件,洽詢該組織是否願意為該州剛提出的主權法案爭戰。該法案將在翌年元月開始的會期審議。

      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邱姆雷

      今年元月19日,集體反抗組織接到州參議員邱姆雷的電話,探討策略的問題。自那時起,該組織便處理多通電話,旨在促使這項法案獲得通過。該州各地民眾對該法案的支持因此快速風起雲湧起來。

      今年二月底,來自該州各地的民眾且到議會前舉行集會,表達對H3022號法案的支持;並有五位州議員、牧師、醫生和集體反抗組織的成員在會中發表支持家庭的演說。


      南卡羅萊納州各地民眾集聚議會前反對同性婚姻

      4.密蘇里州

      2004年,密蘇里州的公民投票以高達71%的票數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的結合。但該修正案在2014年十一月遭聯邦巡迴法院法官柏里森(Rex. M Burlison)推翻。
      因此該州參議員艾莫里(Ed Emery)於今年二月提出SB555號法案,要求:

      1.該州公共政策確認,婚姻僅止於一男一女的結合。

      2.任何不是一男一女結合的婚姻都是法律不承認的。

      3.除非結婚者是一男一女,否則任何法院推事均不得頒給結婚證書。

      4.即使兩人結婚之地的法院認可其婚姻效力,但密蘇里州將不予承認,也不履行確認同性婚姻之策。
      5 (1). 頒發證書或支持非一男一女結合之結婚的公務員、任何政治分支機構或政府機構,均不得被發放薪水或資金。

      5 (2). 政府、政治分支或州政府機構的任何員工若刻意、明知故犯該條款,將遭解雇、停薪,且不再享有員工福利。

      5 (3).  隸屬該州任何退休制度的現職員工,或在政府機構為當選人或被指派的政治分支提供計畫福利服務的員工,若刻意或明知故犯此條款者,將不得從個別的退休計畫中支領退休金,唯仍可要求從該退休制度中,領取退休計畫衍生的其他利潤,包括利息。


      密蘇里州參議員艾莫里(Ed Emery)
      為何這是非做不可的事?

      許多美國人覺得,該是美國各州和民眾起來對抗同性戀運動和同性婚姻的時候了,此事已經耽擱太久。集體反抗組織盼望,這樣的全美覺醒不會太晚。

      比1972年通過墮胎合法化的羅素─韋德案(Roe v Wade)更惡名昭彰地,美國聯邦法官扭曲憲法真諦,引用憲法強迫各州將同性婚姻合法化,這樣的裁決本身就違法。這些法官一再徹底荒謬地解讀憲法第十四號修正案,且粉飾說,目前的婚姻法並沒有「理性的基礎」(彷彿這就是法院做成裁決的合法基礎似的)足以觸及他們預設的結論。這些法官有許多人是歐巴馬總統任命的,另一些人則備受總統任命法官影響。顯然他們對政治正確的興趣,高於司法正確。

      聯邦法院在同性婚姻上背叛百姓,僅是最新近發生的又一例罷了──回溯到美國建國之初,早就有許多法官不顧法律和憲法寫的白紙黑字,只顧著迎合當時的政治風向。

      所有這一切,加上美國國會和民眾這些年來賦予法院莫大的權力。這正是美國建國先賢們所憂懼,且試圖保護民眾的。

      因此,現在美國民眾必須處理已經變成獨斷、壓迫且極強大有力的司法制度──尤其如今美國司法已被激進派人士滲透,他們的目的在於將革新的「社會公義」招牌帶進美國,而不是一個自由社會賴以存在必須具備的真正法律公義。

      集體反抗組織提醒美國民眾不要忘記,美國是先有各州,最後才創立聯邦政府的。奧克拉荷馬州、德州、南卡羅萊納州和密蘇里州的作法值得喝采,因為他們瞭解這一點。且讓我們盼望這麼做不會太晚。(文取材自massresistance.org)

      【資料來源】

      謎片看多會如何 心理學家現身說法 -- (20151208 中時電子報)

      2014年1月15日,一名AV女優於拉斯維加斯國際成人博覽會中幫粉絲簽名。(圖/美聯社)
       


      隨著網路的普及、科技的發達,人們取得A片的管道也變的更多了。近日一心理學家指出,現代多元文化發展下,觀看A片的行為看似普通,但實際對人們行為和習性造成的影響其實比想像的深。
      根據新聞網站《News.com.au》報導,澳洲法醫心理學博士羅素‧普瑞特(Russell Pratt)表示,看A片對人造成的影響可能比我們預想的還深。端看現代人們修剪陰毛的習慣和各式各樣的性癖好,其實都深受A片影響。
      普瑞特博士日前接受澳洲電視節目《Australians on Porn》採訪時表示,根據調查顯示,澳洲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男性和五分之一的女性看過A片。而在全球A片點擊率中,澳洲人民貢獻名列第七。在訪問中普瑞特說:「現在40歲以下的人一般都習慣剔除陰毛,這樣的習慣也是從A片學習而來的。而部份研究指出,現代成年人,甚至青少年的性癖好也被A片改變了。肛交的盛行就是其中之一,現在已經很少A片情節沒有涉及肛交了。」
      普瑞特又表示,A片影響的不只是成人,研究指出12歲前就開始接觸A片的孩童,成年後通常會擁有較多位性伴侶。亦有研究顯示,A片對人的影響不僅限於行為層面,若青春期前就開始接觸A片,恐怕會對大腦造成永久性的改變。當人觀看A片時,大腦會因興奮分泌多巴胺和一種叫做DeltaFosB的蛋白質,當這種蛋白質累積到一定的量會造成腦部某些基因開關被開啟,進而影響基因表現。
      普瑞特博士曾在澳大利亞心理學會(Australian Psychological Society)期刊上發表幾篇與A片相關的研究,其中一篇曾指出近40年來A片的內容改變甚多,人們的性觀念和行為也和過去有極大差別。過去光是有性交行為、生殖器露出的A片就會被分類成硬蕊,而軟蕊A片中最多出現衣著清涼的比基尼女郎。而現今硬蕊A片內含肛交、口交、顏射、多P和暴力虐待等五花八門的元素,和過去相差甚遠。而許多人們因為這些「豐富」的元素沉溺其中無法自拔。《Australians on Porn》某集中,一名叫麗貝卡(Rebecca)的女孩曾自白,自從8歲第一次接觸A片後,她逐漸養成觀看的習慣,有時候一天甚至要看上很多次。而沒想到此後她的口味越變越重,慢慢地她迷上暴力的性愛,這甚至影響到她與伴侶的關係,如果可以選擇她「希望從來沒看過」。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19歲少女從8歲起沉溺謎片 後果讓她無比後悔! -- (20151208 中時電子報)

      這名少女從8歲就開始看謎片,現在她說超後悔。(圖/dailymail)

      原始網址:http://hottopic.chinatimes.com/20151208005320-260804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洲一名19歲的少女麗貝卡(Rebecca)表示,她從8歲以來就沉溺在謎片,無法自拔,嚴重影響生活。回首過去10多年的歷程,麗貝卡甚至後悔的說:「我真希望我從來沒看它」。談到第一次看的謎片,麗貝卡說是在講一名年輕少女被綁架的故事,她在看過影片後,對內容「印象深刻」,之後就沉溺於這種感覺,於是去找更多的謎片來看。

      看謎片上癮對她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圖/dailymail)
      麗貝卡稱,自己一開始會挑選一些比較正常的片子,但之後年齡增長,加上口味越來越重,她開始喜歡看一些暴力、羞辱性的影片,而且無法自拔,一天甚至要看好幾次才可以。
      對於謎片上癮,也嚴重影響到她與伴侶的關係,她一直以為在發生關係時,女生被虐待才是正常的。由於她的情況實在太嚴重,甚至要求助心理醫生,才能戒掉謎片的上癮。談到未來,麗貝卡說:「我希望有一段相互尊重、平等的關係,可以讓我享受我的性生活。」
      文章來源:dailymail

      蝦米?這種性病用保險套也會傳染 -- (20151206 中時電子報)

      一期梅毒,即使使用保險套,仍然有30%的感染率。(圖/新浪網)

      中時電子報2015/12/6
      根據了解,梅毒螺旋體大量存在於皮膚黏膜破損表面,也見於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從破損的皮膚黏膜進入人體之後,數小時內即侵入附近淋巴結,在2~3日經血液循環播散全身,大約經3周的潛伏期後,在入侵部位發生初瘡,這是一期梅毒。此後機體產生抗體,螺旋體大部分被殺死,硬下疳自然消失,進入無症狀的潛伏期,此即一期潛伏梅毒。如果在6個月到2年內又復發者,稱為二期復發梅毒。
      「梅毒螺旋體」(蒼白球,pallidum)。(圖/新浪網)

      由於梅毒不痛不癢,出了皮疹也能自愈,因此不容易引起病人注意。根據調查,男性一期梅毒與女性發生關係的話,女性「中招」的機率高達60%~70%,即使使用保險套,仍然有30%的感染率。梅毒是一種由螺旋菌菌種「梅毒螺旋體」(蒼白球,pallidum)所導致的性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早期梅毒最具有傳染性,梅毒的皮疹除了長在陰莖冠狀溝、陰莖包皮、龜頭和陰囊上外,有的也會長在指頭、嘴唇和眼瞼內。


      如果皮疹長在手上,與人握手的話,就有可能傳染給他人。(圖/新浪網)
      一期梅毒的創傷面裡,含有很多梅毒螺旋體,如果病人的皮疹長在手上,與人握手的話,就有可能傳染給他人。因為梅毒螺旋體可從破損的皮膚黏膜進入人體,而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手上有小損傷,這樣與梅毒病人握手,就很容易「中招」。就算皮疹沒長在手上,梅毒病人小便出來沒洗手便與人握手的話,也會造成「麻煩」。因此,梅毒的檢驗單上,醫生通常會標上警告的字樣,以防檢驗人員被傳染。
      文章來源:99健康網





      16歲高一女孩的懺悔 「為什麼當初想做愛」-- (20151204 蘋果日報)

      偷嚐禁果,卻沒做好保護措施,最後結果還是由自己和家然承擔,照片中男女非本新聞事件當事人。引自大公網

      蘋果日報2015年12月04日
      原始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51204/746188


      你曾年輕過嗎?跟父母頂嘴?偷偷交男女朋友?學壞、罵髒話?這個女孩也是,但她現在非常懊悔!

      昨日《靠北男友》一篇文章,正是這樣一個女孩留下的!她第一句話即告白「我16歲,小高一!昨天才知道我的寶寶4個月了。」讓人震撼,但你想的到的話,接下來她都自己說了!

      「高一而已談什麼戀愛啊 高一而已學大人有性行為幹嘛 高一而已不讀書幹嘛。嗯!是啊!我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看著我爸媽空洞的眼神,家人對我的期許、爸爸媽媽對我的愛、看到他們一個個往下墜,老實說我真的好後悔好後悔。

      她表示,自己和男友從國二交往,但今年八月底就分手,因為對方劈腿!為了談戀愛付出一切,但如今肚子裡有了寶寶,「我想像了一下如果我的寶寶也像我這樣........ 我好對不起我的爸媽,好對不起自己,我對不起曾經愛過我的人,不管是家人、朋友、愛人。我怎麼這麼的不愛自己,我知道,我學壞了。 」

      對於大家可能對她有的評價,她似乎也有自知之明,「大家現在可能都覺得我才不想看勒又是國高中生耍腦,但我找不到地方發洩,沒人可以抱怨。但你們都有年輕過吧,但是對於國中高中不能交男女朋友我不太接受,初戀阿、初吻啊什麼什麼的,大家都知道很美好很甜...為什麼有想要做愛?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若可以重來一遍,我不會選擇這樣的的人生了。」

      但對於劈腿男友,女孩沒有多批判,但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檢討和對父母的感謝,「謝謝大家聽我抱怨,我的寶寶並不會拿掉,畢竟他是生命」、「謝謝的我爸爸媽媽,永遠支持我,當我的靠山,等有一天我的爸爸媽媽老了,我也會牽著他們的手帶他們出去走走看看風景,因為我小時候就是這樣被帶大的。」

      「我的未來,很辛苦但也很美好。老天爺給我一次機會贖罪吧!」

      網友紛紛為她打氣「妳將妳的心境寫出文來.也可說你是聰明的孩子.既然父母親那麼支持妳.愛護妳.我們也不便說些什麼..好好過日子吧!」、「心境的改變比重來一次更為可貴」、「多孝順你的父母吧!別忘了自己講過的話!」、「妳更有能力要好好孝順爸媽」!

      逆轉勝!牧者聯盟成功廢除同志條款 休士頓公投:61%反對男人進女廁 -- (20151126 基督教今日報)

      美國德州休士頓以61%的公投結果,成功廢除同志條款-《休士頓平權法》,
      牧師們稱此次公投是「宗教自由的一大勝利」。(圖片來源/影片擷取;本報製圖)

      基督教今日報2015/11/26
      原始網址:http://www.cdn.org.tw/News.aspx?cate=02&key=7133


      「這正是你在自身居住地,該及時表態的時候。因為真是『受夠了』!」休士頓第二浸信會主任牧師楊艾德說。

      本月初,美國德州休士頓以61%的公投「反對」結果,成功廢除該市又名「浴廁法令」(bathroom ordinance)的同志條款-《休士頓平權法》(Houston Equal Rights Ordinance)。3日晚間開票不久,向該法條說「不」的選民即持續大幅領先,最終61%反對、39%支持,廢除此條款。

      美南浸信會(the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Ethics & 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主席羅素.摩爾(Russell Moore)牧師開心稱,此次公投是「宗教自由的一大勝利」。因為,該條款若通過,勢必踐踏宗教自由,甚至允許聲稱為女性的男人、或喬裝女性,使用女性公共浴廁。

      休士頓地方教會牧師們籌組各式聯盟,透過講道、連署,及多方奔走呼籲,最終獲最高法院下達命令,迫使女同志市長將同志條款交付全民公投,最終得以否決該條款。      (圖片來源/影片擷取)
      他認為,該提案的否決,確保男、女兩性的良心不會被壓倒,且毫無戒心的市民也不致因此陷入脆弱受傷的情境中。「休士頓的人們已經一致表態、發聲,而這全出自真實的良心。」

      休士頓地區牧師委員會(the Houston Area Pastors Council)牧師大衛威爾契(David Welch),也直接將此次公投策略定調為「為宗教自由而戰」。喬納森•薩恩斯(Jonathan Saenz)牧師則認為,人們十分需要放鬆和安全感,並且對於「信仰、家庭與自由」存有共識,因此休士頓大多數選民可以「打敗」該條款。

      休士頓第二浸信會主任牧師楊艾德(Dr. Ed Young)。      (圖片來源/影片擷圖)
      當市議會第一次通過「浴廁法令」時,牧者即組織動員連署,要求該項平權法訴諸公投。長達18月努力,休士頓地方教會牧師們籌組各式聯盟,透過講道、連署,多方奔走呼籲。

      其間雖遭休士頓女同志市長安妮斯.派克(Annise Parker)宣佈該連署無效。甚至當時,因牧者們佈道指責該條例不當,市長還傳訊相關牧者。美南浸信會摩爾牧師即提出異議,因為傳講上帝話語的權利不歸政府管轄,「我們絕不會將講道權交出去,現在不會,永遠也不會!」

      「浴廁法令」是自6月美國最高法院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以來,爭議不休的條款之一。因其試圖以「在性別認同上不岐視」的平權語言,佯裝為「替弱勢發聲」的立場,混淆視聽。

      真理,永遠站得住腳。最終最高法院下達命令,迫使女同志市長派克將該條例交付全民公投,決定同志條款存廢。評論家認為,市長在此次公投結果慘敗,主要來自市民對於歐巴馬總統、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以及蘋果(Apple)等企業巨頭,支持同性法案的反彈。

      此次公投也造成全國同志權益運動主義者大虧損,因為派克的這些盟友們,自外部挹注近300萬美元,為此次公投宣傳與動員。其花費為牧者的反對陣營3倍。

      反制政府過度擴權 宗教自由逆轉勝

      專研「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學者,也是伊莉諾大學法學教授羅蘋.弗瑞特威爾-威爾森(Robin Fretwell-Wilson)。      (圖片來源/影片擷圖)

      「遺傳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萊恩.安德森(Ryan Anderson)博士。      (圖片來源/影片擷圖)
      (Heritage Foundation)萊恩.安德森(Ryan Anderson)博士認為,這不僅是「自認是女人的男人」進入女性浴廁的問題,恐衍生出更多「反制歧視」的懲處法令。

      「政府應讓學校、企業、慈善機構等,依良心與信仰各自訂定其政策」,不需由政府替百姓決定「誰該為誰烤蛋糕」,畢竟這是社會文化決策,而非經濟層面的決策。因此,政府不該插手,至於不同意者就任其繼續不同意,但「不可懲罰別人,更不該逼政府去迫害別人」。

      同樣令人關注的是,若基督徒企業主反對同婚,將導致什麼後果呢?專研「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學者、伊莉諾大學法學教授羅蘋.弗瑞特威爾-威爾森(Robin Fretwell-Wilson)表示,「你看!那位麵包師竟須為他曾拒絕服務的那對『同性夫妻』,烘製一份蛋糕。」

      「膏油之河教會」(Rivers of Oil Church)主任牧師何南.卡斯塔諾 (Hernan Castano)。      (圖片來源/影片擷取)
      「膏油之河教會」(Rivers of Oil Church)主任牧師何南.卡斯塔諾 (Hernan Castano)表示,相關「反制歧視」的平權條款,恐使人僅因其信仰遭定罪入獄,甚至迫使失去經營企業。

      然而,伊利諾州現仍面臨相關衝擊。美國教育部要求,芝加哥某學區必須同意讓1名「變性青少年」進女孩更衣室;校長強烈反對執行該作法,因男女更衣室,是為提供給不同性別的孩子使用,不得混淆。他並稱政府嚴重「過度擴權」。

      另一案例是,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郡(Fairfax)某學校董事會未經家長溝通、同意,逕自推出「變性課程」,經無黨派團體-「司法瞭望」(Judicial Watch)要求校方交出開課資料未果,校方董事會反向「司法瞭望」提告,企圖遮掩醜行,引發家長們強烈抗議。
      今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以5:4的結果,通過「同婚合法化」。美其名為「支持平權」的反制歧視個案,制裁了許多堅持「不混淆男、女性別界線」的基督教會或百姓。

      然而,此次休士頓公投突破重圍,成了50州中「逆轉勝」的開端,相信持續禱告、運作策略,以信仰立國的美國,能重新回到神的心意中。

      彩虹旗下,教会成为社会的敌人? -- (使者雜誌)


      使者雜誌
      原始網址:https://www.ambassadorsmagazine.org/uncategorized/%E5%8D%8E%E4%BA%BA%E6%95%99%E4%BC%9A%E5%BA%94%E5%A6%82%E4%BD%95%E5%9B%9E%E5%BA%94%E5%90%8C%E6%80%A7%E5%A9%9A%E5%A7%BB%E5%90%88%E6%B3%95%E5%8C%96-%E9%99%86%E5%B0%8A%E6%81%A9/


      北美华人教会、基督徒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同性恋群体的实际处境,同性恋者也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基督信仰。基督徒可以更直白地站在圣经的权威解释「罪」的意义:罪是与神为敌,同性恋是与神为敌的一种形式,与社会的不接纳无关。但神对罪人的爱,既有真理、又有恩典。
      为什么我们必须关心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议题
      美国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在2015年6月26日裁决同性婚姻应合法化(legalize same-sex marriage),宣告美国联邦各州立法禁止同性婚姻违宪。这并非只是美国人的事,而是与北美华人教会、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议题,目前在台湾成为一个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在北美华人移民社会里却显得比较「安静」,很多北美华人教会经常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但是同性婚姻合法化这件事,将直接冲击到华人教会,后续的影响值得我们留意与关注,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
      1.年轻世代支持同性婚姻比上一代更多。不论是美国的千禧世代还是中国的九零后,都越来越接纳同性恋,支持同性婚姻的人也比上一代更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年轻人的思想更多元开放,「找不到原因反对同性婚姻」的人可能占据多数。教会如果不能详尽地回答同性婚姻方面的问题,可能妨碍年轻世代接受福音,同时更难帮助华人教会第二代面对同侪压力的问题。
      2.公立学校将强制学生接受性向平等的教育。同性恋、双性恋的性行为,都可能与异性恋的性行为一起列入中学性教育课纲。父母是否能够基于宗教自由的理由,让学生「选择略过」(opt-out)性向平等的教育,目前发展情势还不明朗。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课堂内整体的教学气氛,一定会向接纳同性平权的方向倾斜。
      3.基于宗教良心而产生司法争议的案例增多。花店不愿意卖花给同性婚礼使用、非营利机构不愿意承认同性婚姻关系、政府官员不愿意承办同性婚姻的相关证书等等,都将因为同性婚姻合法化而变成违法行为。在美国惟一可能被包容的例外是基于宗教良心的违法,而诉诸宗教自由不容忍同性婚姻的空间有多大,目前还在讨论当中。
      宪法法庭并非片面改变了美国社会
      有一些人对于联邦宪法法庭的裁决感到很忿怒,认为法庭由九个律师组成,其中赞成同性婚姻的五个人否决了反对同性婚姻的四个人,就片面地改变了美国社会的结构。但事实上宪法法庭正反方所代表的比例,非常接近美国人民正反方的比例。
      根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30日公布的民调,百分之五十九的美国民众支持宪法法庭的裁决,百分之三十九反对。盖洛普(Gallup)民调资料也显示,1996年美国民众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七,2010年为百分之四十四,2013年为百分之五十三,其中又以十八至廿九岁的年轻世代增长最多,1996至2013年间增长了二十九个百分点。
      宪法法庭的裁决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有长达十年以上的讨论。在本案(Obergefell v. Hodges)之前,早在2003年宪法法庭就曾经(Lawrence v. Texas)推翻德州的反鸡奸法(sodomy law),宣告禁止特定性行为的法律违反个人性自主与性隐私因而无效。麻州宪法法庭也在同年十一月裁决废除禁止同性结婚的法律。 2004年麻州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各州也竞起效尤。今年联邦法庭作出决定性的裁决之前,美国已经有三十八州同性婚姻合法化,包括关岛与哥伦比亚特区。
      北美华人教会必须认清美国社会早已变迁的事实,司法反而是捍卫保守价值的最后一步。宪法法庭的裁决,不过是标示美国社会迈入新局面的分水岭。此刻反对者即便继续进行司法体系的斗争,也不能轻易改变美国社会整体对待同性婚姻的态度。我们真正应当关心的,不应该是宪法法庭的裁决本身,而是裁决背后如何反应出美国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转变。
      美国人为何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
      让我们思考一个深层的问题:同性恋在社会上的比例远比基督徒低,真正会选择婚姻的同性恋更少——既然如此,美国主流社会为何同情同性婚姻的支持者,多过于同情基督徒?
      许多反对者经常将美国人支持同性婚姻的理由,归罪于主流媒体的不公、同志团体的政治运作,以及社交媒体的宣传。这些理由的确或许在政府部门的决策程序中,或多或少发挥过某种影响力,但仍然无法解释主流社会为何被说服的理由。
      近距离审视正反双方的辩论,才能让我们更理解社会变迁的过程:
      1.正方的理由:赞成同性婚姻的一方,经常将同性婚姻与公民权利(civil right)划上等号。最有影响力的理由是:婚姻既然是受人羡慕的一种生活方式,任何人都应该有权利去追求这种生活方式。此外,同性透过婚姻结合,不​​会干犯其他人的公民权利。因此支持同性婚姻就是支持平等与自由,符合美国的立宪精神。赞成方的立论清晰简单,诉诸大多数人的直觉,很容易获得支持。
      2.反方的答辩:反方认为同性婚姻的概念本身破坏了「婚姻」的本质,同性根本就无法在实质意义上「结婚」;此外,按照同样的理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近亲结婚、甚至人兽结婚,在理论(伦理)上都可以接受。
      3.反方的理由:反对同性婚姻的一方,在公众辩论之经常诉诸各种不同的理由,例如婚姻是为了生育,子女有权利有一个父亲与一个母亲;或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保障了以传统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组成结构,也是人类文明的智慧与惯例,不应轻易改变;还有像首席大法官在《不同意见书》里提出的理由是,像改变婚姻制度这么重要的事项,应该交由立法机关与人民透过修宪的手段来决定,而不应该由司法机关来裁决。
      4.正方的答辩:正方主张,同婚者养育的儿女,无法证明较非同婚者养育的儿女具有更不利的成长条件;民主制度本身就不是人类文明的惯例,社会制度的变革应当被视为文明的进步;司法自制的原则在人权问题上不必拘束。
      让我们试着回答前面所问的问题:美国主流社会为何同情正方?且看大部分的公众辩论中,不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接受同一个伦理观点:「在不妨碍他人权利的前提下,人人应都有平等的机会去选择自己想要的、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正方将这个观点直接应用在同性恋有权选择结婚,反方则将这个观点应用在儿童的权益与有信仰者的宗教良心。然而社会一旦接受这样的前提,一定会偏爱正方而压抑反方,因为整个社会都想优先保护每个人自主决定自己的身份认同、自由决定自己喜爱生活方式的权利,而担心宗教逐渐压缩个人的自由权利。换言之,主流社会同情同性婚姻,主要并非同情同性恋,而是为了保护主流社会人人都想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
      基督教才是一夫一妻真正的价值根源
      难道基督教不赞成「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定义自己的身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我的回答是,人类并没有创造生命,因此没有资格去定义自己的身份认同,人原本就应该为着荣耀他的上帝而活,而不是为自己。
      人类也没有设立婚姻,婚姻原本是上帝设立的,因此人类也没有资格去改变婚姻的定义。基督徒尊重非基督徒在不信上帝的状态下、许多与上帝为敌的价值观,是因为上帝教导基督徒,每个人都是按上帝形象受造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此外上帝才是最终的审判者,基督徒应当勇敢地宣讲上帝的律法,但​​基督徒也愿意顺服世俗政府的权柄,不用自己的办法去执行上帝才有资格执行的审判,而选择用温柔、忍耐与爱心,去挽回所有在上帝面前的罪人,倚靠耶稣基督的恩典得救。
      可叹的是,这个世界选择离弃上帝,就会按着自己所行的,尝到罪恶本身带给人类的苦果(罗一21-32)。为此,身为基督徒的我们,用流泪的眼与伤痛的心,在迫切的祷告中为这个世界举哀。这个世界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支持同性婚姻的立场本身,就是在拆毁上帝所设立的一夫一妻制度,从此社会将在婚姻、家庭、两性关系、子女教养等方面,经历更多的不安、孤独与痛苦。
      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讨论中,人们经常将注意力放在同性婚姻是否是错误的,却很少留意更根本的问题: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为什么是正确的。事实上,在人类历史的所有文明,原本都没有一夫一妻的制度,通常只有保障原配的制度,允许有条件地纳妾(以性与生育为主要功能的奴隶),或是一夫多妻,偶然也有一妻多夫的。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视为社会组成的基本结构,严格地保障一夫一妻的伦理,即便没有子嗣也不重婚,甚至贵族君王都不可干犯,是直接受到基督教文明的影响。
      根据基督教的信仰,神创造人的时候设立了婚姻,是一夫一妻的(创二23-24),也是美好的;但人堕落之后,就没有继续持守(创四23)。在旧约,神容忍了已经堕落的社会现实。雅各有两个妻、两个妾。摩西律法也容忍一夫多妻。耶稣基督却复兴了创造人类时的原始秩序,并申明不可离婚(太十九4-6)。
      新约伦理更清楚地点明,神创造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为了预表基督与教会之间不离不弃的亲密关系(弗五24-32)。一夫一妻原本就是新约伦理,因为基督教的传布而被西方接受,随着西方的兴起而散布到美洲,民国创立以后又被中国社会所接受。
      让我们认清这个事实:世俗的价值体系根本无法为一夫一妻的制度找到良好的哲学基础,非基督教的宗教也无法坚定地保障一夫一妻。犹太教并没有赞同一夫多妻,但无法严格禁止。更不要说回教、摩门教、印度教,都允许一夫多妻。中国儒家崇尚一夫一妻、夫唱妇随,但为了传宗接代的需要,也不反对一夫多妻或纳妾。人类文明一度将一夫一妻视为理所当然,其实是基督教文明的贡献。
      过去人们支持一夫一妻的理由非常简单:那是神的旨意。基督徒过去也非常大方地向非信徒宣扬一夫一妻的伦理,是一种「公共神学」(public theology)的展现。但现在神的旨意从公共舆论中退出,人们再也找不到好的理由去捍卫传统的伦理价值。当宪法法庭公布裁决、欧巴马总统在白宫宣布:「这是属于美国的胜利」时,基督徒切不要以为我们输了同性婚姻这一仗,其实我们输得更多、输得更早;早在美国社会排斥基督教价值参与文明建构(去基督教化)、禁止上帝的声音参与公共舆论的讨论时,我们就已经输了。如今社会用各种方式改变婚姻的定义,不过是长期去基督教化之后的自然结果。
      基督徒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后的社会处境
      一个文明若停止倾听圣经的声音,就不可能严肃地保障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反之,当一个文明开始破坏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就势必同时排斥整个基督教的价值体系。同性婚姻合法化后的社会,将为勇于自己决定自己的身份认同、性别认同、选择自己喜爱的各种性生活方式的人喝采,而讥笑敬畏上帝、倚靠基督去抵挡罪恶、立志一生为神而活的人。然而我认为,主流社会接纳同性婚姻之后,其实对于基督徒还是有好处的。从此基督徒只能立足于圣经,而不能诉诸圣经以外的世俗价值观点,去表达自己对于性与婚姻的立场。
      同运人士经常将基督教视为最大的敌人,有时候会让一些基督徒感到尴尬,但其实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堕胎争议一样,只有基督教的伦理学,会坚定地、毫无妥协地站在反对的立场。除非基督徒自己都对于圣经的价值体系失去委身,否则势必因为反对同性婚姻、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堕胎等伦理观点,和主流社会正面冲突。我认为,这正是基督徒向世界公开见证信仰的机会。
      基督信仰不再有来自世俗政府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支持,对基督徒来说不过是回到了使徒保罗在希腊罗马时代向外邦人宣教的那个时代处境。也许这样更好,我们身为基督徒,必须单单倚靠圣灵与神的话来生活。我们不必投入无止尽的争论,但必须用温柔与谦和的态度,更直白地宣扬上帝的旨意,并预备迎接来自世界的严峻挑战。也许有一天这个世界会重新接受基督教的价值观,但希望那是一个让我们照亮这个世界的时代,而不是倚赖这个世界支撑我们偏好的生活方式的时代。
      同性婚姻合法化后同性恋者的处境不会更好
      真正选择进入婚姻的同性恋者非常少;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同性恋群体的处境也不会变得更好。从前同性恋因为在社会中受到歧视,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压力、人际关系中的孤独感,与内心痛苦的伤痕,都可以归咎于这个社会对同性恋的不接纳。但如今同性婚姻合法化了,出柜的同性恋变成社会的英雄,身为同性恋的痛苦也将失去社会的同情。
      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人一但离开了福音、离开了教会,活在这个人人只顾自己的世界上,都一样无法找到真爱。当友谊与恋情遇到挫折、性的兴奋变成空虚、亲密关系变成相互控制的时候,这个社会并不会持续地向同性恋者伸出关爱的双手。同性恋者其实有大量的感情需要,他们非常需要别人帮助他们走过内心挣扎。尽管社会讥笑基督徒,我们还是可以在这种社会处境下,向不快乐的同性恋朋友伸出我们温暖的双手。
      我认为,基督徒不必「恐同」,同性恋也不必「恐基」,基督徒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同性恋群体的实际处境,同性恋者也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基督信仰。从今以后,基督徒可以更直白地站在圣经的权威解释「罪」的意义:罪是与神为敌,同性恋是与神为敌的一种形式,与社会的不接纳无关。但神对罪人的爱,既有真理、又有恩典。不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我们活在神面前都没有资格选择自己的身份认同,都被神呼召去过一个不为自己的快乐、而为神的荣耀而活的人生。
      给华人教会的几点建议
      1、参考堕胎合法化,表明立场,但不执迷政治斗争
      教会过去回应堕胎合法化的经验,可以作为同性婚姻合法化后如何回应的参考。基督徒应该表明立场,不赞成同性婚姻,也不赞成国家修改上帝制定的婚姻定义。基督徒为了良心的缘故,无法参与支持同性婚姻的各种活动,或是参加同性婚礼。当基督徒有机会运用正常的公民权利表达上帝的旨意时,不必回避运用我们的权利,例如投票。但基督徒也不必勉强运用我们的政治资源,动员不信上帝的社会去通过反对同性婚姻的法律。
      基督徒真正应该作的事,是用生命改变的见证与圣经真理的传讲,去影响整个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而不是执迷政治斗争;因为如果主流的社会价值不先转变,单靠政治性与制度性的约束,也无法让社会顺服上帝的旨意,反而可能激发社会的反弹,挤压了教会为基督福音作见证的空间。
      2、学习如何有系统地发展向同性恋传福音的事工。
      同性恋的族群中也有形形色色的人,服事他们有时候需要深思熟虑。基督徒向同性恋者传福音需要学习,有经验的基督徒可以向其他的基督徒传授经验,教会也可以发展考虑周详的同性恋福音事工,鼓励有心服事同性恋的弟兄姊妹接受培训。基督如何主动地来寻找我们,让我们也主动地向同性恋者分享基督的爱。许多基督徒打着标语说,「我们不认同同性恋,但我们爱你。」实际上,教会在帮助同性恋的这件事上,真的做得太少;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同性恋。
      上帝的确谴责同性恋,但基督也爱同性恋,同样为他们死。圣灵也降临在跟随基督的同性恋弟兄姊妹身上。旧约圣经谴责最多的,是拜偶像;新约圣经谴责最重的,是不信与假冒为善。让我们都一起悔改,不要在传福音之前,先筑起「你是同性恋,你不能到耶稣面前来」这道不义的围墙。我个人服事同性恋者的一些经验是,教会温柔而清晰地讲明圣经对同性恋的立场,并不会让同性恋者不愿意继续到教会来;教会没有爱心、伪善、盲目地投入政治斗争,才会让同性恋者远离教会,被我们的手推进更深的黑暗深渊。
      3、让小组欢迎单身者参与,陪伴同性恋者过圣洁的单身生活
      帮助在同性恋的罪上挣扎的人,最务实的做法是陪伴他们过圣洁的单身生活。很少数的同性恋者信主之后成为异性恋者,之后又进入婚姻;但绝大多数的同性恋者可能不会成为异性恋者,而且信主后继续受到同性恋的罪的试探。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的挣扎虽然不同,但我们的需要都一样,就是建立个人与基督之间亲密的关系。
      在华人教会中,除了学生团契,小组经常都以家庭为导向,单身者不容易找到归属感。教会若成立专为单身者设立的职青团契或单身团契,或许可以满足部分同性恋者的需要;但如果家庭小组开放单身者参加,家庭小组中间有感情成熟、性格稳定的夫妻,更可以成为同性恋肢体的陪伴者。同性恋的朋友融入同时兼顾家庭与单身的社群环境,更能感到接纳而不被孤立。
      4、圣经关于同性恋的教导,要从基要信仰与初信造就开始
      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同性恋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基督教会的价值观却与主流社会价值矛盾冲突,这会直接冲击到教会布道与门训工作。新人很可能因为教会对于同性恋的立场解释不清楚而拒绝加入教会;已经加入教会的新人也可能因为同性恋的议题而信仰动摇,我们绝对不能忽视这个议题的严肃性,也不能毫无准备地给予轻率的解答。
      过去华人教会只有在特殊的专题聚会才处理同性恋的议题,但从今以后教会最好在基要信仰课程与初信造就的门训课程中就系统、例行地详细回答弟兄姊妹对于同性恋议题的信仰问题。如果教会有心推动同性恋福音的事工,整合基要信仰与初信造就的培训课程,也是帮助教会体质改变非常关键的一步。
      5、教导儿童和青少年,将话题扩大到性别认同、与神对婚姻的心意
      同性婚姻合法化后,由于同侪压力的作用,在教会长大的儿童与青少年,很自然地会问更多同性恋相关的信仰问题。基督徒父母亲必须,这不单纯是同性恋的议题,而是我们的下一代要如何与世俗社会相处的问题。年轻人一般对于同性恋更接纳,态度更开放,观念比较保守的父母不必担忧,他们不会因为更接纳同性恋就更容易变成同性恋。但我们若不能细腻、认真地回答他们心中的问题,他们将来可能会对父母代的教会失望而出走。
      和年轻世代谈论同性恋议题,笔者建议,将话题扩大到圣经对于性别认同的教导,以及神设立婚姻的心意。许多父母过分专注强调同性恋是错的,却没有讲清楚为什么认同神为我们创造的性别以及尊重神所设立的婚姻是对的。神的心意是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为祂而活,认同神造给我们的性别、以及这一生神赐给我们的身份,用这样的身份竭力地荣耀神,正是我们感谢神、讨神喜悦的方式。
      同性恋是一种身份认同上的罪;异性恋基督徒没有将自己视为蒙神所爱的儿女,以此身份过以神为中心的生活,也一样是身份认同上的罪。性别与婚姻其实都是地上的事,是短暂的,将来在天上都要除去。我们都是神的孩子,都要一起享受在基督里与神之间完全亲密、圣洁、永恒的关系。今日按着神量给我们的性别,追求圣洁的婚姻或单身生活,都是在为将来天上的生命作预备。
      作者为基督使者协会培训同工、西敏神学院新约博士班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