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居家胎兒發育過程:胎兒性別



發佈日期:2015年1月17日

胎兒性別的形成時間 確定寶寶性別的因素

妈妈网2014-05-02
新聞來源:http://health.qq.com/a/20140502/007452_all.htm






[摘要]對於大部分夫婦來說,在孕育寶寶的過程中最為興奮的事情之一就是未知的寶寶性別。對小寶貝的期待,准媽媽和准爸爸是否經常會根據孕媽日常的一些生理和心理變化去猜測寶寶的性別呢?

胎兒性別的形成時間 確定寶寶性別的因素

胚胎在母體中要經過漫長的10個月(大約40)的分化發育才能來到人間。正常情況下,胚胎發育到8-10周時,男性胎兒出現睾丸並開始分泌雄激素,雄激素使胎兒的外生殖器官向男性方向發展變化;沒有睾丸的胎兒,因缺乏雄激素作用,外生殖器自然而然地朝女性方向發展。

胎兒發育過程:胎兒性別收起

推薦視頻:
實拍大理丐幫大會 各路乞丐齊聚
取消自動播放
相關專輯

胎兒發育過程:胎兒性別
播放:521079

胎兒發育過程:1014
播放:540435

胎兒發育過程:1520
播放:489944

胎兒發育過程:2127
播放:478396

胎兒發育過程:2837
播放:577203

新生寶寶長什麼樣.mpg
播放:52548
胎兒出生的時候,外生殖器已經基本成形。

青春期,外生殖器迅速地進一步生長發育。男孩出現變聲、喉結和鬍鬚;女孩則出現乳房發育、身體變得豐滿及週期性的月經等第二性征,從而長成真正的男人和女人。

是什麼決定了男性胎兒生成睾丸,而女性胎兒沒有睾丸形成呢?

這要從遺傳物質——基因說起。生物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繁衍不息,主要是因為有遺傳物質。這些遺傳信息叫做“基因”,而基因存在於細胞的染色體之中。染色體決定個體的特性,隱含著胎兒變男變女的秘密。簡單地講,性染色體核型,決定了胎兒是否有睾丸發育。

人類每一個體細胞內均有46條染色體,其中23條來自父親,另外23條來自母親。也就是說,孩子從爸爸媽媽身上各得到50%的遺傳物質。

46條染色體中,只有2條起決定性別的作用,故被稱為“性染色體”。

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 女性為XX。胎兒從母親那兒只能得到X染色體,從父親那兒可以得到X染色體或者Y染色體。如果得到X染色體,那麼胎兒染色體核型就是46,XX,在胚胎第8周的時候不會出現睾丸發育,將來發育成女性。如果從父親那兒得到的是Y染色體,那麼孩子的染色體類型就是46,XY, 在胚胎第8周就可以出現睾丸發育。

由此可見,染色體Y決定男性性別,具有Y染色體的人就發育成男性,不具有Y染色的就發育成女性。事實上,孩子從父親那兒得到X或者Y染色體的機會是均等的,所以發育成男性和女性的機會也是一樣的。這種均等分配的原則,使得群體中男女性人數保持均等的狀態。


為什麼有了睾丸,胎兒就朝男性發育,而沒有睾丸,胎兒就朝女性發育呢?

主要是因為睾丸能夠分泌雄激素。在胎兒發育8周之前,胎兒體內就預先埋置了2套內生殖器。

2套內生殖器分別叫做“中腎管”和“副中腎管”。其中,前者可以發育成輸卵管、子宮和部分陰道組織,而後者可以發育成附睾、前列腺和輸精管組織。

睾丸除了能夠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睾酮),促進副中腎管發育以外,還會分泌抗苗氏管因數,抑制中腎管的發育。通過這種方式,胎兒選擇了“男性的生殖系統”,放棄了“女性生殖系統”。

簡單的講,人天生具備有2套生殖系統,染色體核型為46,XY的胎兒通過形成睾丸,選擇了其中的一套。而染色體核型為46,XX的胎兒,則選擇了另一套。有一點需要指出,2套生殖系統的選擇,只和雄激素有關,和雌激素沒有關係。有雄激素就走男性化道路,沒有雄激素,只能走女性化道路。走女性化道路不需要雌激素的參與。

胎兒的外生殖器和尿道,在妊娠的第8周開始形成,在第15周完全形成。

媽媽網小編總結:


胎兒在子宮中生長,經歷著人類最不可思議的變化,從小小的細胞演變成發育完全的胎兒。男女不同,女性是2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1X染色體,另一條為染色體,當精子帶著x或者是y染色體和女性的x染色體隨機結合,這個就是確定寶寶性別的原理。如果要在懷孕以後改變寶寶的性別,那麼是不可能的,因為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那一刻開始,寶寶的性別就已經確定了。

林谷芳》當前台灣,「保守」其實更需要勇氣

2017/9/21中時電子報
新聞來源: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921005357-262104




外國或大陸朋友想了解台灣,過去我常用「顯性台灣」、「隱性台灣」這個座標給他們作參照。顯性,指的是檯面上,尤其一打開電視,永遠指著別人錯的台灣;隱性,則是在生活四周,讓你感受到最美風景的台灣。這兩個台灣,過去有點像平行線,你張牙舞爪地玩你的權力遊戲,我過我的自在生活,兩不相涉。儘管有時隱性台灣的某部分,也會因「選舉」這樣的全民遊戲而「顯性」起來,但終究,彼此的區隔還是很明顯。
也正是明顯區隔,我總告訴外來朋友,若只看顯性台灣,台灣早就該陸沉,正因有隱性台灣,台灣還挺得住。
然而,這種態勢幾年來卻已有了一定改變,而這改變是「進步」成為了台灣不由分說的自我標籤,在這基點上,台灣一切的問題都被說成是因保守而起,只有「進步」才能看到台灣發展的價值。而更荒謬的是,何謂「進步」,卻是顯性台灣說了算。就這樣,經由進步/保守的二分,你想做個隱性台灣,就得背負阻礙進步的大帽子。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許多事務上台灣所呈現出的一些怪現象:
例如:台灣有百分之八十幾的人反對廢除死刑,但媒體上的發聲則與此完全相反。因為反對廢死,就代表你不夠進步,不夠人道,甚至是該被改革的對象。多少的媒體論述一直在告訴我們:廢死是世界潮流,台灣還不廢死只因時機未到,經過宣導,經過教育,有天時機就會成熟。然而,廢死真是世界潮流?又是誰能代表世界?廢死者以為死刑判錯不可能再挽回,人非上帝不能用此終極審判加諸於人;反對廢死者則以為加害者該對被害者的極端不幸須負起終極代價,不該用被害人更多的負擔來造就社會的「文明」之名。坦白說,這就是個價值選擇的問題,跟進步與保守又有何干!
再例如:許多人對於所謂「多元成家」是持相當保留乃至反對態度的,他們對傳統家庭的堅持,是認為它是長期以來社會建構的基石,養育自然生產而得的下一代,仍是婚姻行為最不同於其他親密關係之處,也因此,它就不該僅是雙方「純」屬契約的約定行為,所以即便在筆者身處的文化界,常見到生活中的同志伴侶,卻依然有許多人認為,既然這兩種關係實質有根本的不同,就應分開處理。但這議題,除了少數宗教團體因信仰關係外,就幾乎沒人敢發聲。因為即便你只是認為須分開處理,即便你也贊成同性間的親密關係該有法律保障,也依然代表你還是個保守封建分子,一些「進步」人士更可以不由分說地對你鳴鼓攻之。
再有,直到最近之前的反核也是如此。太多人不贊成「即刻」廢除核電,這原是務實而不高蹈玄虛的考量,畢竟,缺電誰也受不了,廢核,總該有具體可行的進程,為廢核而增碳,使許多成本增加,現實上不一定承擔得起。但以道德正當性貼在自己身上的人士,一句「我是人,我反核」,就可以活活把你打死──儘管這些人跟我們一樣開著冷氣,一樣享受著電器文明的一切。
其實,這種由自認進步者以進步/保守二分襲奪話語權所導致的怪現象,又何只這些,太陽花、年金改革也是如此。然而,保守真就是封建?真就是將社會向下拉的力量?那可不!想想,我們所欣羨的歐美多數國家也都光明正大地擁有保守黨,可見事情並不如此。
所謂保守,其實是認為有些基底價值是具恆久性的;所謂保守,是認為社會的穩定是重要的基石,要改變最好是以這基石為前提來進行;所謂保守,更就是反求諸己,不將自己概念的世界推至極致、強加別人。這些,其實正是一個社會能否和諧、能否成為生命共同體的關鍵。而台灣的分裂,一定程度也就是主事者汙名化了這「保守」所致。
坦白說,在諸方喧囂,競以進步為標籤,社會已有濃濃「正義吃人」的氛圍,「進步」的內容又被獨占下,與大家習慣認知相反的,在當前的台灣,要「保守」,其實是更需要勇氣的!
(作者為台北書院山長)

從女權主義反思跨性別運動——《剷除女性——一場向女人、女性及人權宣戰的性別政治》引言簡介


鄭安然
近年,西方社會開始有一班女權人士公開反對跨性別政治運動。《剷除女性——一場向女人、女性及人權宣戰的性別政治》(Female Erasure: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Gender Politics’ War On Women, the Female Sex and Human Rights)一書在2016年由Tidal Time Publishing出版。[1] 這書是一本以基進女權角度評價今天跨性別政治運動的文集,由第二波女權運動重要的代表人物吉曼.基爾(Germaine Greer)寫序,並由編者露絲.巴瑞特(Ruth Barrett)收集了四十多位作者的文章,深入探討現今性別身份政治下的厭女症(misogeny)、暴力及性別主義,展示一種有意消滅女性聲音及剷除她們的情況。
在這書的引言中,巴瑞特清楚表達這書的目的是「揭開性別身份政治作為現今趨勢,是要延續古老父權的剷除女性及消滅女性聲音。」(p. xxv)四十多位作者的聲音縱然百花齊放,但都一致地探討「今天偽裝成進步政治的厭女症、暴力及性別主義的深入議題。」(p. xxv)
跨性別運動提倡性別身份由自我感覺決定,並視之為進步觀念,正如巴瑞特形容「當它(性別身份政治)宣揚:接受性別認同自己為女性的男人,便是真實女性才算進步,很多人覺得混亂和不敢發問。……倡議者……提倡以下的觀念:一個人如何『感覺』自己比他或她身體的客觀現實更重要……因此,這個心理概念或一個男人『感覺』自己『是』女人已取得法律地位……」(p. xxv)
此外,巴瑞特用女權的眼光檢視:「跨性別運動活躍人士把生物的兩性差異忽略為不相干,同時壓制性別概念本身的批判反思,忽略女性群體遭受壓迫、檢控、男性主導、性暴力、個人受苦和社會及經濟不平等的歷史……女人作為不同類別或女性生物學的語言已經有意地被移除或被重構包括生物男性。」(p. xxvi)
在跨性別運動的政治趨勢下,「我們必須毫無質疑或關注地,接受一個認同為跨性別的男性在各方面視作等同女性。今天,只有社會及文化建構的個人身份才重要。」(p. xxvi)而且,兒童也捲入這場政治浪潮中,「年輕至四歲的小童已可以被診斷為跨性別,賀爾蒙阻斷劑可給予九歲的小童。這種對我們的小童及年青人的健康風險仍未研究,但一個有利可圖的工業已經開始『服務』及『支持』困擾及善良的父母。」(p. xxvi)
跨性別運動在倡議其意識形態時,更打壓異見人士,「我們已在火燒巫師的新時代,只是今天的火是媒體和負面的政治宣傳,配合跨性別運動人士及其支持者壓制任何跟他們目標違背的資訊,也透過一些壓迫策略,消滅他們批評者的聲音。我們[書中]一些作者被大學解僱,有些被列入黑名單,其他人被身體傷害、強姦甚至死亡威脅——全都是因為她們質疑或挑戰以下觀念:性別的文化建構應取代生理性別。其他人在大學擔任講者的資格遭到取消,因為表達了一些應該是常識的事:不少女人曾被男人性騷擾,女性應有權利在淋浴、洗澡、睡覺或做任何她們喜歡做的事時,沒有男人在場。」(p. xxvi)諮詢文件說得好:「成年婦女和女童起碼享有一項權利,亦即不論在任何公眾地方,都可免於面對男性裸露身體的潛在可能;……成年婦女和女童不應負有責任分辨誰是戀物性癖好者,誰是性獵者,以及誰是自以為正在表達屬意或後天取得的另類性別認同的男性。」(頁166)
巴瑞特分析,「剷除女性一直是古往今來重要的工具,確保父權價值的成功及延續。」(p. xxviii)「剷除女性發生在今天的校園內,當中的年輕女性害怕討論或描述她們的女性結構或生物功能,因為她們害怕冒犯或傷害在性別上認同自己是女性的男人的感受。剷除女性令今日不少的記者被騷擾,他們害怕自己的人身安全,因此停止撰寫有關議題或選擇以筆名形式撰寫。剷除女性正把『孕婦』的字眼改為『懷孕者』……『母親』改為『生育家長』,剷除女性發生在更改2015年奧運資格政策,新政策列明任何男性可以在沒有法律性別改動及醫學治療等情況下,在女子項目比賽。只需要他的聲稱——就足以接受他相信自己擁有一個『女性』人格或心理——以及他的睾酮水平必須維持在較典型男性水平低的範圍內,持續一年。」(p. xxviii-xxix)
「最近,剷除女性和消滅其聲音的其中一個無處不在的來源,是來自一個似乎令人驚訝的來源,就是進步左翼。」(p. xxix)「我們不希望跨性別運動人士及所謂的進步政客,透過拒絕、限制或放棄那些辛苦爭取女性在個人及公共領域的自主空間及服務的方法,來提倡性別政治……對女性及跨性別人士來說,免於男性暴力的身體安全是基本人權……跨性別運動人士視身體安全的關注為非此即彼的零和局面,忽略我們對女性安全的關注,更視之為『偏執狂』。我們堅持有權利自由討論雙贏方案,保障跨性別人士其他每一個人有同樣安全。」(p. xxix)
「現時在美國十九個州中,不需客觀證明,自我聲稱為女人是唯一條件准許一個男人可以合法進入女性私密空間,踐踏女性在公共設施的隱私權,包括診所、醫院、浴室、泳池、健身室及其他地方。」(p. xxix)「這種完全不理會女性每天處於弱勢的處境,而為了幫助估計0.3-0.5%自我認為是女性的男人,進一步證明女性的壓迫……左翼繼續延續……女人只能在男人權力的框架下被定義。」(p. xxix-xxx)
「在後現代的父權文化中表達及無懼地研究女性是甚麼,已被廣泛認為是異端。針對任何(包括一些跨性別朋友)有膽量質疑這些議題或發聲表達關注的人,他們所受的敵視、恐嚇及欺凌令我深深感到難過不安。」(p. xxx)也因著這原因,《剷除女性》的「一些作者用筆名供稿,是為了保障在大學的教席或保護他們的子女免受騷擾」!(p. xxxi)
「這書的目的是……幫助回答一條禁忌問題:『誰製造它?及最終滿足了誰的目的?』……性別身份政治的語言如何有目的地用作重構及取代建基於生物學的事實,使到物化及傷害女性及兒童的體制,更具破壞力。」(p. xxx)「本書作者期望社會徹底改變——脫離『陰柔』及『陽剛』的性別壓迫及刻板定形,而非刪除生理性別的現實。」(p. xxxi)
以上是此書的引言撮譯,這書共624頁,裡面的豐富內容顯示,就算不從較保守的角度,而是從前衛的女權角度反思,也可看到跨性別運動種種問題。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不分男女」成為趨勢? 英國童裝不再分男女、加國父母不給孩子性別、澳洲14歲男孩後悔變性

2017/09/15基督教今日報
新聞來源:http://cdn.org.tw/m/New_Info.aspx?C1ID=10&C2ID=1002&ID=12132




加拿大的一對父母堅持要等到孩子可以自行判斷和決定、才要給他們性別。 (照片來源/Kori Doty臉書)
英國童裝老牌子「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日前宣布,去掉童裝的「男孩」和「女孩」標示牌,一律改成「男孩&女孩」和「女孩&男孩」。加拿大有對父母,堅持不讓剛出生的孩子註記健保卡性別,認為直到孩子有足夠的詞彙和理解,表達自己的性別意願,才會給孩子性別。

當有越來越多性別自主、性別中性化、不分男女的價值進入社會,許多家長憂心,既然生理性別是自然現象,這樣的教導到底是理所當然、還是所謂的「強迫灌輸」?

澳洲有更有一案例,一名14歲男孩接受賀爾蒙治療,希望成為女生,卻在長出乳房以後,決定要動手術「改回來」。他表示,自己只是不確定想不想當女生。



約翰路易斯是英國老牌童裝,日前將童裝的男性和女性標籤改掉。 (照片來源/Piers Morgan‏推特)
英國老牌童裝約翰路易斯 將童裝「去性別化」
約翰路易斯的童裝一律改為「不分男女(性別中性)服裝」,不少顧客稱讚這個決定,認為這跟上了新時代對性別「更寬廣」的理解。但憤怒的聲浪認為,約翰路易斯「政治正確」的決定另他們相當不舒服,並且是「荒謬透頂」。「你太讓我們失望了,來到你們店裡停下來逛的人,只有兩種性別:男和女!」

《早安英國》(Good Morning Britain)的主持人開玩笑說:「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改叫做『喬安路易斯』(Joan Lewis)?」

支持約翰路易斯決定的民眾,鼓勵其他衣飾品牌也跟上這股「潮流」,讓「不分男女(性別中性)服裝」成為主流。這代表,即使是裙子、洋裝,也開放並鼓勵男性穿著,讓男性與女性服裝中間不再有分野;有國外媒體認為這樣的服裝將成為未來市場主流。瑞典時裝H&M才推出中性牛仔系列商品,主打不分男女款皆可穿。


H&M剛推出一系列主打不分男女(Unisex)的牛仔衣飾品。 (照片來源/H&M官網)
加拿大父母堅持不給孩子性別 直到理解詞彙、自主決定
「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百分之百的空間,成為他們能成為最完整、最自主的個體。」加拿大跨性別者克利.多堤(Kori Doty)說。他正在與他的伴侶努力和政府抗爭、認為生理構造不能決定孩子的性別。

克利.多堤認為自己非女也非男。他說自己八個月大的孩子西瑞爾.阿特利(Searyl Atli)至今還沒有健保卡,因為性別欄還是空白。他希望等到孩子夠大,再自行選擇性別。
澳洲男童變性兩年後悔 「我只是不確定我想不想當女生」
澳洲男孩派翠克.米歇爾(Patrick Mitchell)從小就認為自己是一個女孩的靈魂被困在一個男孩的身體裡。12歲時,他確診有性別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約在13歲時開始服用母親的雌性激素藥物。

兩年後,派翠克漸漸發育出胸部,但他做出嚇壞許多人的決定:他後悔了。雌性激素藥物讓他開始有女性特徵,驚覺這一切「不太對勁」,他說:「我只是不確定我是不是一個女孩...」

他說,自己開始發展像個女孩,「這是我一開始想要的...但現在看起來沒什麼幫助。」派翠克表示,自己對於做個男孩或女孩只有大概的想像,在家裡,有許多張派翠克拿著女裝,對著相機擺姿勢的照片。

派翠克的母親愛莉森在醫生的協助下,讓派翠克服用雌性激素藥物。事實上,澳洲法律規定青少年必須滿16歲,且在法院允許下才可以開始荷爾蒙補充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愛莉森解釋,派翠克已經開始像男孩般發育,這樣的藥物是希望能遏止他的骨骼變的更寬、能有女性較柔性的體態。

「但是當你真的變成那樣,又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派翠克說。

末世將有越來越多似是而非的觀念,並以人權作為「將自由無限上綱」的藉口。因此需要基督徒更多禱告,求上帝創世以來的真理進到更多國家政府中,並使基督徒能更多警醒,在不合神心意的潮流中能站穩腳步。

無知的代價太大了! 從醫學看性教育

2012/05/04基督教今日報
新聞來源:
http://www.cdn.org.tw/M/New_Info.aspx?C1ID=02&C2ID=0203&ID=2318





(圖片提供/校園書房出版社)
對於現今世代愈加開放的性教育好頭痛,不想孩子也步上性解放潮流的慘痛代價?《你們在教我孩子什麼?-從醫學看性教育》一書特別從專業的醫學角度來談「性」,讓醫學根據告訴社會大眾與孩子:「別再冒健康的風險!」 《你們在教我孩子什麼?》是一本有醫學根據的性教育書籍。
作者葛蘿絲曼是一位美籍基督徒精神科醫生,在美國12年的大學教育任職中,看見許多學生因為課本中對於性教育的偏差教導,對性行為產生錯誤的觀念,因此決定從「身心健康」的觀點撰寫此書,指出現今性別教育所忽略的事實。 校園雜誌主編朱惠慈表示,這是迫在眉睫的需要。書中介紹的性病病毒感染方式和發病機率是孩子們需要知道的知識,但這些在一般的性教育書籍中並沒有被提到。
性解放後果 讓「醫學根據」來說話
書中列舉許多醫學觀點闡述,都可與現今性教育的主流觀點對應。葛蘿絲曼提到,人類大腦中負責理性抉擇的「前額葉皮質」必須到25歲後才完全成熟,因此青少年缺乏的不是資訊,而是「判斷力」,所以並非鼓勵孩子探索性,而是要等一等。



越早發生性行為,女性越容易罹患子宮頸癌。 (圖片提供/校園書房出版社)
針對多半經由性交傳染的人類乳突病毒(HPV),雖可被醫治,卻「永遠無法確定」病毒是否根治,若服用避孕藥者,會「提高」感染HPV危險性,懷孕後,還會再次活化病毒。另外,女孩子的子宮頸有一個「移形區」,其面積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厚,年輕時因移形區尚薄(尚未發展成熟),非常容易遭受細菌和病毒侵害,因此越早發生性行為的女性,越容易罹患子宮頸癌。
使用保險套,或許能避孕,卻無法保護女性受傷的心,因為女性腦中擁有一種名為「催產素」的特殊荷爾蒙,它會強化依附關係,所以作者建議女孩和男孩彼此的身體接觸必須保持一定距離,因為即使沒有直接的性行為,僅是接吻或擁抱,都會讓女孩想要依附男孩…等論點,書內的許多真實案例和不同性教育議題的系統分析,都可以成為父母及老師們教導孩子的性教育教材。
明白代價與結果 就會知道貞潔教育並不落伍
性觀念開放的代價是甚麼?以美國為例,每3.5秒就有一個年輕人感染性病,美國每年還要付上155億的美金來治療性病。 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坦承,自己曾經有過挑戰社會錯誤觀念的經驗,但是卻被台灣性教育主流派圍剿。「所以我知道作者所面對的壓力,但她是對的!」杜絕性病唯一的方式就是教導孩子正確的知識-青春期守貞、婚後守約,落實一夫一妻制。「這不僅是『道德觀念』的問題,也是『防疫保健』的問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我們超越動物的本性。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所有人看的好書!」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肛塞毒品熱銷同志圈 醫 : 恐造成直腸潰爛、全身病變

2017-01-27風向新聞
新聞來源https://kairos.news/61794

警方破獲一起男同志情侶販毒案,在嫌犯的毒品工作室起出大量的毒品,且還查獲新型肛塞毒品。(圖片來源:永和警好讚)
新興毒品包裝和型態日新月異,連吸食的方式也突破想像!新北市永和警察分局25日破獲一起毒品案件,在王、蘇這對男同志情侶西門町的製毒工作室中,起出大量2、3級毒品,甚至有號稱「同志圈最愛」、仿日本「HI FUN 0號膠囊」的肛塞毒品,令員警大嘆,真的是什麼都有。
新北市警方日前鎖定都有毒品前科的45歲王嫌和28歲蘇嫌,懷疑他們聯合販毒。經多日蒐證後,拿著搜索票至兩嫌工作室逮人,當場查獲三級毒品k他命75公克和二級毒品安非他命286公克、搖頭丸339公克、毒品咖啡包約3公斤、神仙水約11公斤,以及未分裝的毒品咖啡粉與市面少見四級毒品火狐狸58公克。現場還有電子磅秤、封口機、攪拌機、空咖啡鋁箔袋、分裝袋等包裝工具及帳冊。
據警方調查,王、蘇兩嫌是男同性情侶並同居近3年,蘇嫌甚至因毒品案正被通緝。從去年開始,兩人租下台北市西門町3處高價套房作毒品工作室,該室工具齊全,顯示兩人不僅製毒還研發新型毒品。警方進一步指出,兩嫌平時藉由通訊軟體來販毒,且只接受當面交易,相當謹慎,不排除兩人還有「下線」在幫忙。
此外,查緝的過程中,警方也赫然發現竟有標榜從日本來、用肛門來吸食的「肛塞毒品HI FUN0號膠囊」。嫌犯供稱,該款膠囊其實是搖頭丸及麻醉劑混合製成,並仿日本HI FUN的包裝來賣。且因是塞入肛門吸收,以達快速助興的效用,熱銷於同志圈。兩嫌遭逮捕時,還相擁大哭:「我們要分開了,我不想分開!」令員警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最後,兩人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嫌移送偵辦。
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呼籲,肛塞毒品吸收效果的確較口服快,但也易吸收超量,若不乾淨或外觀不完整,恐造成直腸刮傷。且毒品若有腐蝕性,恐造成直腸潰爛、發炎或膿瘍,除會有局部病變外,也會造成全身病變。切勿嘗試,以免遺憾終身。(李明凱/綜合報導)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澳洲14歲男童變性兩年就後悔…現在只想趕快「切乳房」

2017/09/11三立新聞
新聞來源: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93598

▲米切爾想變回男生。(圖/翻攝自9news)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澳洲一位小男孩在兩年前堅決要變性成女生,如今留長髮也長出胸部,但他現在居然後悔了,最近將遠赴韓國切除乳房,急迫想敢快變回真正的男生。
綜合外媒報導,今年14歲的米切爾(Patrick Mitchell)在兩年前透過變性成為女孩,並服用雌激素藥物,讓頭髮變長、胸部變大,但日子才過沒多久,米切爾竟然後悔了,他覺得自己比較適合當男性。
誇張的是,米切爾的媽媽竟然怪罪醫師,她認為兩年前的性別診斷太草率,太快將兒子「性別分類」。但米切爾解釋「那時我開始轉向女孩,的確是我想要的,但現在一切變得不太一樣了。你可以想像,當女孩和當男孩的感覺,但當你真的變了,一切還是很不同的」。
而最近米切爾將由媽媽陪伴,將到韓國進行乳房手術切除。他迫不及待的說。希望自己可以很快像正常男孩一樣去游泳、做運動。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家長教育參與權是普世人權,勿排擠家長參與教育的權利 

2017年09月13日蘋果日報

黃足貞/前家長會長


近日台北市教育局將讓性平教育委員會中的家長會代表由1席提高為4席惹議。圖為6月北市議會教委會開會畫面。資料照片

黃足貞/家長會長近日北市教育局將修訂《台北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提昇家長會代表在委員會中的席次為四席。惟有少數人動員媒體釋放錯誤且偏頗的訊息,反對家長會代表參與性平委員會。我作為家長會長,有幾點澄清:一、家長教育參與權是普世人權北市性平委員會納入家長會代表符合國際公約意旨,在《教育基本法》第8條、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26條、《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條、《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3條,以及《兒童權利公約》第18條,再再顯示家長的教育參與權是受我國法律及國際公約肯認之普世人權。家長作為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對於子女教育的參與權和優先選擇權應受到尊重。二、委員會納入家長會代表具備民意基礎為促進北市家長的教育參與權,有議員提案性平教育委員會增加「法定家長團體代表」席次,該提案不但於教育局106年度預算附帶決議,經市議會三讀通過。在今年5月2日,面對汪志冰議員要求增加「法定家長團體代表」的提議,教育局長曾燦金亦當面承諾會修法讓至少四席以上學生家長會代表正式成為性平委員。此外,據今年3月1日「台北市國小家長聯合會與市長有約座談」的會議記錄,市府回應第五點亦承諾「自本年度起由4名家長代表參與」、「可讓有意願之家長代表加入工作小組」、「由教育局修正要點增加家長代表名額」,揭櫫北市府已承諾家長會代表參與北市性平教育委員會,並授權教育局執行該承諾。因此,北市教育局修正性平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納入法定家長團體代表,不但具民意基礎和正當性,且合乎正當法律程序(性別平等教育法第8條第2項參照)。對於少數團體誤導媒體,以去脈絡化的方式曲解「家長代表」的文意,我深表遺憾。三、歷屆委員會家長代表嚴重不足
      
北市性平教育委員會共23人, 查《台北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規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高達11人!但查歷屆委員會的家長會代表人數,每屆僅1人得出席,使家長的聲音在性平教育委員會中,處於極度弱勢之一方。再者,家長作為學生法定監護人,教育參與權受國際公約肯認,加上各階段學層所需所學亦不同,家長會請求市府修法給予國小、國中、高中和高職家長會代表各一席之名額,不但合理合情且合法,不會排擠性平團體和學者之名額,且四席家長會代表名額在23席委員中亦僅佔絕對少數。我期望持不同意見的團體能放下殺手,不要再動輒造謠抹黑,對家長團體趕盡殺絕!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他過了廿年墮落的變性人生活——直至聽到上帝呼喚

2017 八月基督日報
新聞來源:http://chinese.gospelherald.com/articles/26062/20170822/%E4%BB%96%E9%81%8E%E4%BA%86%E5%BB%BF%E5%B9%B4%E5%A2%AE%E8%90%BD%E7%9A%84%E8%AE%8A%E6%80%A7%E4%BA%BA%E7%94%9F%E6%B4%BB-%E7%9B%B4%E8%87%B3%E8%81%BD%E5%88%B0%E4%B8%8A%E5%B8%9D%E5%91%BC%E5%96%9A.htm





Jeffrey Johnston,前跨性別人士(圖:Tranzformed)
9歲時被父親的一名僱員強姦,Jeffrey對「性」處於一個極度黑暗又混亂時期,無論在兩性關係和性沉溺等方面。
他被強姦了大約兩年,直到父母離婚,他、媽媽和妹妹搬離住所才得以離開那個僱員,不再被侵犯。可是強姦對他造成的創傷和性別混淆問題日漸加劇。
17歲那年他離開家鄉,搬到緬因州波特蘭。在那裡,他到訪一家同性戀酒吧,遇見一些變性人,Jeffrey認為他們生理上是一位女性。正如他在紀錄片《TranZformed》中所描述,他相信上帝在他身上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他是一個被困在男人肉身的女人。Johnston回憶說:「9至17歲期間,我心裡有很多疑惑。一直問自己:『為什麼會喜歡男生?』」
「年輕的時候被強姦了,這就是我所擁有性的知識,亦是我所了解的性行為。」Johnston說。
在波特蘭生活的時候,他又被四名男子強姦,其中兩名是他認識的,令他對性別認知更混亂。隨著時間過去,他更堅信自己是一個女人。18歲時,有人把他介紹給內分泌專家,開始為期兩年的激素療程。醫生並考慮為他進行外科手術改變性別。

Johnston開始以「Janelle」這個跨性變女性的身份展開新生活。他更改了所有法律文件,以符合Janelle的女性身份。他接受了整形手術包括植入乳房、隆鼻子;並將矽膠注入嘴唇和臉頰。
他接受《基督郵報》(The Christian Post)訪問時提到,雖然在他年幼至青年期跟隨父母到五旬節教會一段時間,但思想上沒有受到感動或改變。
經過兩年的激素療程,他從波特蘭搬到了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他沒有工作前景,但透過另一個跨性別朋友獲得一份脫衣舞工作。「這不會是令我自豪的事,但我做了超過20年。」Johnston娓娓道來。「當你的生活如此,隨之而來的便是毒品、酒精和賣淫。」
這是Jeffrey 19至41歲的人生。
Johnston現在53歲,記得當年9.11事件時,他處於人生最低潮。他沉溺霹靂可卡因、可卡因粉、奧施康定、海洛英和美沙酮,又每天去美沙酮診所。某一天前往診所途中,他不能自控地哭泣,他不能解釋原因但這情況持續了好幾天。不久之後,他和一個女性朋友發生爭執,並且被推下樓梯,頭部落地。
他在樓梯底感到非常痛苦。然而,他描述為超自然的事情發生了。在他身上出現了一些奇蹟令他的身體沒有感到痛楚。Jeffrey指:「我突然間聯想到上帝定必與我在同在。」他設法回家,可是他受傷的患處開始痛,所以他去了急診室。
當時在急診室,他只有自己一個人在等候室。他包紮好自己瘀紫的腿再到隔壁房間拿輪椅後回到等候區,看到一個老伯伯和老婆婆。他相信他們是天使。
那婆婆走過來,把手放在他肩上問:「親愛的,你認識耶穌嗎?」「那一刻我只懂對她說謊,說:『哦,我熟悉祂,』Jeffrey笑著說,實際上他甚麼也不知道。「我只是知道他是因為罪而死在十字架的人。」Johnston補充。那女人笑著說:「謝謝你」,然後轉身坐下來。Jeffrey未再見過她或那個老男人。
他見了醫生,離開醫院回家。他回到家裡,無論走到那裡都聽到一把微小的聲音一遍又一遍對他說:「你知道耶穌嗎?你認識耶穌嗎?」無論他在浴室,廚房還是睡房,他都不能逃避這個叨嘮的聲音。
聲音持續了一個星期,縱使Jeffrey嘗試忽略它。最終他妥協:「『這是我會做的,我會轉到基督教電視頻道,我會看[他聽說過的節目],我會學習關於耶穌。』」他問自己,是否真的認識​​耶穌或基督,當他問自己這個問題時,那聲音沉默起來。這一刻,Jeffrey的健康狀況很差,受盡痛苦和折磨,他需要喝美沙酮才能維持生活。
有一天,他腦海裡有一個想法,也許他的靈魂已賣給魔鬼,而他覺得這個提醒他的聲音可能來自神。他禱告說:「『上帝如果你能幫助我,幫助我接下來三天都不去美沙酮診所。』」Jeffrey補充「因為這是合約規定,我不能違約。」
雖然Jeffrey通過這三天。但更壞的情況是,他的腿部經歷了無數的抽搐和嚴重的肌肉痙攣。他說:「『因為敵人知道聖靈正在跟我說話,有一個惡魔纏繞著我。』」
精神戰爭是激烈的。他以「可怕」來形容這樣的一個情景。「『這種精神狀態使我的頭猛烈地向左轉,然後又猛烈地向右轉,我像狼一樣咆哮,躺在自己的背上,我的背部會拱起來 』」。
Jeffrey開始和上帝說話並觀看基督教電視頻道,牧師在電視說:「『即使你躺在床上,直接從你的床上伸出手按在電視上和我們說這個禱告。』」
「『我想,我的天啊,這是對我說的,』」Jeffrey說。然後他懺悔所犯罪,並希望聖靈來到他裡面。他連續三天這樣做,但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同。
但是上帝聽到了他真摯的禱告,並且以強大的方式表達了祂的存在。在他跟著基督教電視頻道禱告以後,他感到上帝的手來到了他的右肩。Jeffrey指出上帝把他的整個生命擺在眼前。他描述就好像有一個35毫米的放映機,上帝播放著他的一生 - 從母親的子宮出生到他所生活的41年間——他曾經做過和發生的一切。
在異象中上帝對他說:「『親愛的,這是你的成長、發展和轉變。』」當放映到Jeffrey裝上假乳房和多個整容程序時,祂說:「『親愛的,這不是你,這是魔鬼對你做的。』」
Jeffrey說:「『我很震驚,他叫我親愛的,』」他意識到上帝坐在他的床邊,花時間和他回顧自己的一生。在那一刻,他實在地感受到上帝的愛比以前更多。
上帝繼續對Jeffrey說話,讓他用自己的經歷事奉跨性別人士。
他分享了另一個關鍵經驗解釋跨性別人士為甚麼認為自己不是神創造的。在上帝顯示的異象中,展示了一個漂浮在半空中的全身黃銅面具。Jeffrey眨眨眼睛,耶和華的手再次出現在他面前,充滿了岩鏽。耶和華扔了岩鏽在一個女人的黃銅面具上,然後跟他說話。
「『耶和華對我說: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面具,你被一個虛偽的女人身份蒙著,』」Johnston回憶說。突然間,Johnston意識到正確的事,並立定心意說:「『你不能以她稱呼我,亦不能叫我別的名字(Janelle),我是Jeffrey。』」
Jeffrey在那一刻得到了精神自由,他低頭看著自己的身體,當看到乳房植入物時,他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或從哪裡來。今天,當Jeffrey為跨性別性人士代禱時,他經常要求父親將他們虛偽面具從他們身上解脫出來,而上帝會幫助他們得到解脫。
「『耶和華讓我愛上帝的話愛到難以自拔,』」他笑著說,他現在會把聖經放在附近的枕頭。
自此之後,上帝安排他回到家鄉。他的妹妹和丈夫每週都會接他,他們每個星期天去教堂。隨著時間的流逝,聖靈繼續與他說話,正因為這是祂所說的話,一字一句都有力量支持。
雖然上帝在他生命中行了神蹟,但當中也有一個過程。耶和華使Jeffrey擺脫各種女性的殘餘痕跡,那個小聲音不斷重申他確實是一個男人,他回到正常生活。花了一段時間,Jeffrey放棄了他的化妝,不再攜帶手袋,放棄了二十年的女性打扮。
他除去嘴唇裡的矽膠,亦消除掉了乳房的植入物,希望這些不自然的東西離開他的身體。
而對於Jeffrey的教會來說,這是一個學習過程,特別是在過渡期時。Jeffrey指在重新找回自己男兒身的過程中,教會不得不學習相信上帝,並要堅信聖靈會在他身上作工,儘管當時他的外表看起來令人難以置信。
他的牧師做了其中最有幫助的事情之一就是沒有刻意幫助他,只給他機會與他人分享他的故事。「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愛,」Jeffrey重申。
他表示很多時候,基督徒都對跨性別人士存有偏見,這些人都被所犯的罪所擊倒。他呼籲基督徒不要在社交媒體上過份聲討跨性別人士,即使認識到有需要揭露這個問題,特別是性別轉變激素對兒童日後的副作用。
「『但是你必須記住,他們現在是魔鬼的孩子,他們只是在做魔鬼叫他們做的事情,他們被他控制和操縱,』」Jeffrey說。他現在會繼續完成在緬因州費爾菲爾德堡學校(Apostolic Training Ministries School of Ministry at Celebration Center)的使徒訓練。
他呼籲基督徒對待跨性別人士如同對待耶穌一樣:「如果我們在愛裡分享上帝話語的真理,神的靈就會為他們服事。」

新竹縣邱靖雅議員質詢港和國小劉老師之性教育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7BqvlhFCQ
發佈日期:2017年8月24日





【新竹縣邱靖雅議員質詢港和國小劉老師之性教育】(Youtube 版)(https://youtu.be/jN7BqvlhFCQ )
【新竹縣邱靖雅議員質詢港和國小劉老師之性教育】(臉書版)(https://goo.gl/Cjx5BR )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女同性戀平權激進者:“爭取同婚合法化,通常來說需要用謊言掩飾我們爭取到婚姻以後會對婚姻做什麼




女同性戀平權激進者:爭取同婚合法化,通常來說需要用謊言掩飾我們爭取到婚姻以後會對婚姻做什麼。

“Fighting for gay marriage generally involves lying about what we’re going to do with marriage when we get there.” - Same-sex marriage lobbyist Masha Gessen.


性傾向扭轉治療遭禁止 後同:這是思想箝制

2017-08-15風向新聞
新聞來源:
https://kairos.news/83159





日前衛福部預告將性傾向扭轉治療納入醫師法的不得執行之醫療行為,期間出現反對意見,經衛福部向專家審查,並認定扭轉治療的科學證據力不足,因此最快將在下週一公告全面禁止。對於該項禁令,身為後同的郭大衛表示,這樣把不存在的東西加以禁止,類似的情境就宛如大法官針對還沒通過的同性婚姻法案加以審查,打著人權和友善的大旗箝制他人的思想。
台中市性平委員會去年發函衛福部,指稱坊間有醫護施行性傾向扭轉治療,導致同志身心受創,因此希望衛福部禁止扭轉治療。而衛福部預告禁止後,收到19封反對信函,經過台灣精神科醫學會及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學會審查文獻。兩會近日回函確認扭轉治療科學證據力不足,衛福部決定公告禁止,最快21日實施。
未來若有醫師違反規定,可處10萬到50萬罰鍰,最重得廢醫師證書。而諮商心理師執行,同樣屬不正當行為,違反心理師法的職業倫理,可處2萬到10萬元,最重也得廢其執業執照。而若非醫師或心理師,卻號稱可執行扭轉治療且具有療效,一旦查獲有具體事證,則將依刑法密醫罪追訴。
對於衛福部所公告禁止的醫療事項,郭大衛15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醫師法第28條之4,讓衛福部有權禁止特定醫療行為。在過去立法15年來,只有8個明文禁止的醫療行為,其中包括中藥摻西藥、墮胎用途的性別篩檢、對未成年人作非必要的美容手術等。
現在第9個不得執行的醫療行為是「同性戀性傾向扭轉治療」,但是連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都表示:「查不出哪家醫療機構提供治療」,事實上根據有20年陪伴同性戀者經驗的「走出埃及輔導協會」祕書長厲真妮表示,台灣根本沒有這樣的治療。
針對不存在的東西禁止
郭大衛批評,針對不存在的東西先加以禁止,類似的情節前陣子也發生過,「司法院大法官針對根本還沒有通過的同性婚姻法案先加以審查,其實兩者目的都相同,打著人權和友善同志的大旗,箝制別人的思想自由,要別人不可以認為同性戀有問題、需要治療。」
讓想要改變的同性戀者得到適當幫助
郭大衛呼籲,政府要正視有許多同性戀朋友想要改變,得到適當幫助是他們的權利,就醫權更是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他強調,不可以僅因為「同性戀不是病,所以不可以治療」這樣簡單的邏輯,就禁止醫生對於想要改戀的同性戀者伸出援手。(馮紹恩/綜合報導)

同性婚姻收養子女 幸福盟憂心兒童利益被漠視

2017-08-24風向新聞
新聞來源:
https://kairos.news/83159


護家盟指出,同運團體試圖證明,同性家庭養育出來的子女與異性戀家庭無異,但也有其他研究報告指出,同性家庭的子女憂鬱狀況較高、自殺率較高、且接觸不當性接觸的比率亦較高。
同性婚姻一旦在台灣合法上路,同性伴侶在收養子女、人工生殖上,勢必會遇到不少問題;下一代幸福聯盟憂心,收養子女將會變成以收養人利益為中心,甚至讓各種特殊性癖好人士,納入收養市場,未來恐怕會亂象叢生。
下一代幸福聯盟表示,在收養子女方面,原本《民法》1079條之1規定:「法院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以子女最佳利益為核心。但同運團體鼓吹的多元成家草案第1079條之1新增第二項規定:「法院不得以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氣質等為理由,拒絕認可收養」,將會變成以收養人利益為中心。
下一代幸福聯盟質疑,到時候要是發生問題,法官判決究竟要以收養人為中心,還是以兒童利益為中心?不但對法院運作帶來困擾,更恐使弱勢兒童的權益被埋沒於收養人渴望擁有子女的野心中。
另外,可能讓各種特殊性癖好人士納入收養市場,因為1079條之1第二項中的「性傾向」,不僅包含同性戀者,恐怕包括「多元性別」、「性少數」、「戀童癖」等特殊性癖好者;大開收養市場大門,下一代幸福聯盟憂心兒童將被置身於遭侵害的風險中。
下一代幸福聯盟指出,同運團體試圖證明,同性家庭養育出來的子女與異性戀家庭無異,但也有其他研究報告指出,同性家庭的子女憂鬱狀況較高、自殺率較高、且接觸不當性接觸的比率亦較高。
雖然,有同運人士主張,悲慘的人倫悲劇亦見於異性戀家庭,但護家盟強調,他們鼓勵人們忠貞於伴侶,強調關係的「穩定性」、「忠誠性」跟兩性結合的「互補性」,這種良好的夫妻關係,可給予子女最優質的保障,讓子女免於成為非婚生字女、家庭暴力、教養功能不彰的風險。
下一代幸福聯盟也點出人工生殖的問題;質疑同運團體和其他特定利益團體結合,向政府施壓要求擴大人工生殖範圍,甚至要求補助人工生殖的費用。他們訴求讓單身女性可以有下一代,卻忽略透過這種方式誕育下來的子女,將天生被迫成為單親子女,小孩一出生就被迫與有血緣的父親分離,因為父親的精子是從其他地方買來的,無法和婚生子女小孩一樣幸福。(江呈亨/綜合報導)

從毒梟到教授 - 袁幼軒

發佈日期:2010年11月9日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EFqkMheiY&feature=share





2010年夏天,遠從美國芝加哥受邀來台的袁幼軒,第一次和父母一起回到他們的故鄉-台灣。
在緊湊的演講行程中,他們不厭其煩的訴說在他們身上發生的神奇故事,一個已經決裂破碎的家庭,和一個沉迷毒品的同性戀者,如何在一連串奇蹟的遭遇中,將他們急速下沉的命運,及時挽回,且產生180度的大翻轉......
如今袁幼軒以神學院教授的身分,偕同父母,不斷在世界各地分享,這段從絕境到蒙福的奇妙經歷....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幼稚園師教跨性別 家長崩潰「被背叛惹」

蘋果日報2017/08/25 
資料來源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825/1189952/



「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了」是台灣反性平教育的經典金句。在美國也有一群家長不知道怎麼教小孩,因為幼稚園老師在課堂上介紹「性別認同」和「跨性別」讓他們嚇壞了。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一位在加州洛克林(Rocklin)的女老師,在課堂上朗讀了兩本童書,書中教導性別自我認同以及跨性別等議題。此舉引發了不少家長的怒火,認為他們「被背叛了」。保守組織成員英格蘭(Karen England)在周一的家長會上表示:「這些學童回到家都非常困惑,到底能不能挑選自己的性別?自己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會場上也有家長表示,她的女兒回到家哭到發抖,害怕自己會變成男生。甚至有家長表示,她的小孩看完書後決定變裝「做回自己的性別」。他們質疑,為何未通知家長就,逕行教幼稚園兒童性別認同。該名女老師捍衛自己的決定:「我以我的小朋友為榮。絕沒有想要傷害他們,只希望能幫他們度過難關。」同時,也有家長表達支持聲援老師:「我的孩子上了課也聽完故事,既沒有什麼惡意,也沒有聽完後質疑自己的身體。」校方則表示支持老師決定,表示性別認同不像性教育,不需事先通知家長,將會再與家長們討論課程內容。(林孝儒/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