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迎向奇蹟

迎向奇蹟 ◎啾啾


        今年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站在這個人生的分水嶺上,我很高興自己終於可以不再如同從前一樣。因著神的帶領,在四年前我開始面對困擾自己多年的同性戀問題,要處理這樣的問題,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著我的人性,我當然可以選擇繼續過同性戀的生活,但是我並不想這麼做,因為我實在厭倦了,也不想認命就讓自己一直下去,所以我選擇來到走出埃及,給自己一次機會試試看。直到現在,我從沒有後悔過當時的選擇,現在的我還是一直在持續學習,當中最有挑戰的學習,就是學著怎麼和一般不是同性戀的女生相處。

學習與同性相處

        從小到大,和男生相處都不是問題,都是哥兒們的感覺。但是和女生的相處就不一樣了,總覺得有壓力、渾身不自在。因為「女生」這個性別身分對我而言是陌生的,是一種令我好奇的「異性」。從小到大我總是不停地受女生吸引,也對她們有性幻想,雖然討厭自己這樣,卻又無能為力。每當看著周圍的女生可以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心裡就很羨慕,但不太敢加入談話,因為不知道該說什麼,也很怕表錯情,所以都是盡量能閃則閃。

        神的恩典總是無所不在,祂深知我需要的是什麼。不知從何時開始,公司裡有幾個女同事,會約我下班一起去逛街、吃飯;也有人會常過來蹲在我的座位旁邊,拿著餅乾請我吃、和我聊天;有的女同事在走廊上遇到我,會給我一個微笑或輕碰一下我的手臂和我打招呼;甚至上次還和幾個女同事一起出遊,去郊區過夜。她們大概很難想像,這些不經意又很平常的小動作,對我而言都是一點一滴的醫治,對我的意義也很重大。她們的友善和接納,讓我深受感動,也越來越能融入在一般的女生當中,不再會覺得自己和一般的女生不一樣。因著渴望已久的同性健康友誼很被滿足,所以也不會對女生有性幻想,這是非常寶貴的收穫。

        當我分析造成自己同性戀的成因時,除了有些是自己該負的責任以外,我總以為與母親的疏離才是主因,父親沒有什麼影響。但後來我慢慢才覺察到,父親的態度其實也佔了一個重要的因素。

沈默的父親

        從小最喜歡黏在父親身邊了,父親的慈愛相較於母親的冷峻,讓我認同父親更勝於母親。母親是個刻苦持家的女人,但她在婚姻中的傷害也讓她變得嚴厲與尖酸,對待小孩也是如此。小時候我成績不好又貪玩,時常被母親責打,但有時候有一些禍不是我闖的,只要沒人願意承認,母親就會一口咬定是我做的,抓我出來狠狠打,我怎麼說她都不聽,越反抗她就打得越兇。即使後來證實不是我,也別想聽到她的道歉。我怕她,也恨她,不認同母親的一切,也拒絕認同自己與她一樣的性別,因我對於母親那樣的「女性形象」實在是極度厭惡,我不想跟她一樣。常常總是在想,如果我是個男孩不知道該有多好?

        父親對小孩很疼愛,幾乎不打罵小孩。他是個壓抑又沈默的傳統男性,每天他下班之後,看電視和看報紙就是他最大的娛樂,家裡的事情都是母親作主。母親是很強勢的,我和兩個姐姐都很討厭母親的獨裁,常常都希望父親能出聲,但父親面對母親的強勢似乎無能為力,也只有繼續保持沈默。我當時其實是很氣父親的,總覺得父親好窩囊,該說話的時候不說話,我不懂為什麼他這麼怕母親呢?他不是一家之主嗎?

遲來的諒解

        直到成年以後,我有機會處理自己的同性戀問題時,除了饒恕母親之外,我也總算明白了父親的沈默。父親是個很聰明的人,但年幼失學的他,只能窩在工地用勞力養家,即使做到指頭被機器削斷了一節還是得撐著。除了經濟問題之外,父親還要面對小孩和妻子之間的衝突,也要夾在妻子和母親的婆媳問題當中。父親、丈夫、兒子的多重身分,讓他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大家都對他有期待,期待他能做些什麼,但父親的處境其實很為難、很辛苦。這些是我以前所想不到的,更別說能體諒他的艱難,實在是難為父親了,如果換成是我,我可能沒有撐下去的能耐。

        父親的愛,其實一點也不沈默。到如今我都要三十歲了,也已踏入社會多年,退休後的父親,幾乎天天為我預備早餐,怕我忘了帶走,還把我的機車鑰匙壓在早餐上。最近天氣冷,有一次父親甚至還找了毛巾包住三明治,深怕我吃到冷掉的三明治。父親對我的愛,我是怎麼也回報不了,我對父親這份遲來的體諒,也著實感到慚愧,當時各有各的難處,既已事過境遷,還有什麼好怨的呢?

        行筆至此,突然想到父母親到現在都不知道我曾經是同性戀的事,現在也許時候未到,將來有一天我想我會告訴他們,我已越過這個生命當中最大的難關。以前的我也傷害了他們,同樣我也需要他們的饒恕,饒恕我的叛逆、饒恕我的不成熟……。

        常有人說同性戀不能改變也不用改變,改變很難,就算能改變也是奇蹟。以前我也是這樣想,但現在我倒不這麼認為,因為神已為我創造了這個生命中的奇蹟,而且還有很多願意跟隨神的人正在創造奇蹟。感謝神,一路帶領我,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人要被神得著,神要給這些人新的生命奇蹟!

本文出自 走出埃及電子報第七期

Homosexuality: Nature or Nurture - 袁幼軒教授

Homosexuality: Nature or Nurture

袁幼軒教授


袁幼軒教授 - 與父母的分享




袁幼軒教授父母分享

袁幼軒教授父母分享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21 Reasons WHY MARRIAGE MATTERS

Released September 2009
21 Reasons WHY MARRIAGE MATTERS” – a trans-tasman effort to highlight the benefits of marriage has been released inNew Zealand. The report was commissioned by Family First NZ and FamilyLife NZ in conjunction with a number of family organisations inAustralia including the Australian Family Association, Family VoiceAustralia and Dads4Kids and is an update of the report originally released in theUS in 2002.
Media Release 8 Sep 2011 Report Highlights Importance of Marriage
For additional copies, please contact Family First NZ admin@familyfirst.org.nz
~~~~~~~~~~~~~~~~~~~~~~~~~~~~~~~~~~~~~~~~~~~~~~~~~~~~~~~~~~~~~~~~~~~~~~
21 Reasons WHY MARRIAGE MATTERS
Twenty-One Conclusions from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Twenty-One Conclusions: A Snapshot
FAMILY
  1. Marriage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fathers have good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children
  2. Cohabitation is not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t of marriage
  3. Growing up outside an intact marriage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children themselves divorce or become unwed parents
  4. Marriage is a virtually universal human institution.
ECONOMICS
  1. Divorce and unmarried childbearing increase poverty for both children and mothers
  2. Married couples seem to build more wealth on average than singles or cohabiting couples
  3. Married men earn more money than do single men with similar education and job histories
  4. Parental divorce (or failure to marry) appears to increase children’s risk of school failure
  5. Parental divorce reduces the likelihood that children will graduate from college and achieve high-status jobs
PHYSICAL HEALTH AND LONGEVITY
10.   Children who live with their own two married parents enjoy better physical health, on average, than do children in other family forms
11.   Parental marriage is associated with a sharply lower risk of infant mortality
12.   Marriag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ates of alcohol and substance abuse for both adults and teens
13.   Married people, especially married men, have longer life expectancies than do otherwise similar singles
14.   Marriage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health and lower rates of injury, illness, and disability for both men and women
MENTAL HEALTH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1. Children whose parents divorce have higher rate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mental illness
  2. Divorce appears significantly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suicide
  3. Married mothers have lower rates of depression than do single or cohabiting mothers
CRIME AND DOMESTIC VIOLENCE
  1. Boys raised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a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delinquent and criminal behaviour
  2. Marriage appear to reduce the risk that adults will be either perpetrators or victims of crime
  3. Married women appear to have a lower risk of experiencing domestic violence than do cohabiting or dating women
  4. A child who is not living with his or her own two married parents is at greater risk of child abuse
 First Published © 2004, Revised addition. © 2009 Published by Dads4Kids Fatherhood Foundation, PO Box 542, Unanderra NSW 2526 Australia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Marriage Coalition in Australia and the National Marriage Coalition New Zealand.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延後性行為人際關係更滿全

延後性行為人際關係更滿全

  【www.lifesitenews.com美國2012/10/25】當過早發生第一次性行為之後,「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句話有可能跟著變調。一份由心理學者發表的研究指出,曾延後性行為的已婚者及同居者,比較容易滿意雙方的關係。

  這篇研究名為《等待真愛?初次性行為年齡研究與剛成年者浪漫關係比較》【註1】於2012年10月刊登在《心理科學月刊》(Psychological Science),由美國德奧斯丁大學Paige Harden撰寫。

  Harden根據美國全國青少年縱向研究【註2】數據,將調查人數分為三組。第一組是「稍早已發生性行為」(15歲前),第二組是「準時」(15-19歲),第三組是稍晚(19歲之後)。Harden解釋「準時」(on time)之意為「美國青少年通常於15-19歲之間失去童貞」。

  Harden發現,過早有性經驗的女性,結婚的機會降低。研究者也發現,稍晚有性經驗者,與非結婚伴侶同居的機會減少。換句話說,延後發生性行為較易和結婚對象共度一生。

  相對的,Harden發現過早有性經驗者,和非結婚伴侶同居的機會增加。換句話說,過早有性經驗較易與人同居,而非結婚。而在目前已婚或同居關係的男性和女性之間,較晚發生性行為者,對雙方的關係較不易不滿意。作者指出,為何延後性行為者比過早有性行為者更滿意雙方的關係,詳細情況尚未得知。但她推測,延後性行為可能使人了解,「過早有侵犯或受害關係的經驗」可能「對未來成年後的關係有不良影響」。由這份研究可得知,每個人都想擁有一段好的關係。真愛需要等待。等待的時間愈長,對雙方關係的滿意度將愈高。

註1:“True Love Waits? A Sibling-Comparison Study of Age at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Young Adulthood”.
註2: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n Adolescent Health.

承諾貞潔並不丟臉!

承諾貞潔並不丟臉!

   【http://www.lifenews.com/2012/02/24/im-committed-to-abstinence-virgin-is-not-a-dirty-word/】幾乎有四年的時間,我沒有再發生性關係。我承認我不是處女,但我也不是性壓抑或心理有問題的性冷感。這是一個單純的決定,不是扮家家酒,而是為了倫理道德和宗教的理由,況且我遵守這個決定已經超過三年時間。

  你可能會問:「告訴我這個做什麼?」好問題。好幾年來,我一直想寫這篇文章,卻一直躊躇不前。這篇文章太私密,讓我遲遲不敢下筆。最後,我終於鼓起勇氣開始動筆。當我愈思考、愈寫、愈了解墮胎是什麼,我愈確信我想令更多人了解這件事的真實性。人們並非渴望為了孩子而發生性關係,一旦懷孕,他們也不在意,拿掉孩子就是。或者就直接避孕。其實,除了貞潔外,沒有一種方法可以真正避免懷孕。

  我相信,孩子最好是出生在一個家庭裡。他的爸爸媽媽之前曾在天主台前互相許諾,互訂終身。我相信,自然道德律是以自然律為基礎。這些道德規範看來繁複,卻是為了我們的好處。當人們遵行基督宗教的性道德規範,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是可以在愛和責任中,在得知懷孕的消息時,含著喜樂的淚水互相擁抱,打電話告訴親友這個好消息,而不是處於恐慌、驚嚇與害怕之中。

  我了解這些是因為我曾度過這種生活。我當時不是人們所說的性關係混亂,但也不是性道德擁護者。我願意把自己完全給男人,但男人卻不願意把他自己完全給我。我不懂為什麼,時常感到心碎。直到四年前,我終於察覺我全心給對方,但收不到對方全心回報。於是我愈來愈不願付出真心,愈來愈封閉自己的心,愈來愈防備。我感到痛苦。我築起心牆,愈築愈高,愈築愈厚。我知道有一天,我會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我是否要讓他像收到剩菜殘渣而失望?我是否要讓他翻越高牆才能獲得我的心?我幾乎喪失自尊心。

  之後,我決定不再過這種日子,而是過貞潔的生活,同時也鼓勵別人過這種生活。假如我說只願有性關係不願生小孩,是不負責任的;但假若我自己還這麼做,就是虛偽。

  我現在32歲,我愛的是一個40歲,個性穩重有責任感的男人,想當然,若我懷孕了,理應是興奮又快樂。然而,我們都認為孩子應該誕生在已婚的家庭中,所以我們不會在結婚之前有小孩。

  我很希望大家也能做出這個符合道德的決定,即使是在現代這個社會。如今每次我們聽、我們看,似乎再再告訴我們,凡有血有肉的男男女女,要向性生活說「不」是不正常,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錯了。我很正常,且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當你決定過貞潔生活時,不要聽信別人說你是怪人、冷感、有病或落伍。承諾貞潔並不丟臉。即便他們責怪你不合群,也請記住,他們受困於性衝動,有可能意外懷孕、染性病、墮胎、心碎、失去自尊心。我就是要遠離這些後果,因為我知道在那些情況下,我不會快樂。我願意的是:當我付出我所有一切時,那將會是我的新婚之夜;而且我也確信,我的另一半也會為我付出他所有一切。

  此外,我也知道,若我有小孩,他會在最適當的環境下出生,我和我們全家將會給他最好的照顧。我這麼說並不是想聽到有人說:「哇!真了不起。」正好相反,我只是平凡的女人,有著平凡的感情。我反而希望聽到有人說:「她都做得到,我想我也可以。」

  當然,禁欲的困難之處意謂著對方也要禁欲。若對方說他愛妳,卻不願意等妳,他是說謊。我們要自問:難道我願意和一個只想和我睡覺的人在一起?這是愛嗎?為我,答案是否定的。妳的答案呢?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青少女(年)階段不要有性行為是最有效避免懷孕和感染到性傳染疾病的方法

青少女(年)階段不要有性行為
是最有效避免懷孕和感染到性傳染疾病的方法


         青少女(年)泛指 13-19 歲的年輕族群,乃處於生理與心理急遽變化的階段,是人生發展到成年過程中的重要時期。近年來台灣青少女(年)的第一次性行為年齡逐漸提早,高中職階段的性行為比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青少女(年)較容易在發生性行為時卻未想到可能面臨懷孕、墮胎或感染性傳染疾病等風險。因此,如何讓青少女(年)正確尋求相關訊息,獲得諮詢與協助就相當重要。

        根據一項全球調查,在與新伴侶的性行為過程中,亞太地區的青少女有 48%沒有使用避孕方式,且避孕資訊有 56%來源為網站和部落格、39%來自於聊天室或論壇;而 31%的台灣年輕女性在初次性行為時未使用任何避孕方式;諸多統計數字都令人擔憂,且此時其心理上或經濟上最不能承擔意外懷孕的風險。

        因此如何務實看待並了解青少女(年)的需求與心態,讓他們擁有正確的性知識、態度與避孕觀念,以保護他們不要曝露在意外懷孕及其後續帶來的健康風險和心理壓力中,是一門相當重要的議題。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認為在青少女(年)階段不要有性行為是最有效避免懷孕和感染到性傳染疾病的方法,但萬一無法避免性行為時,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的避孕方式為”雙重防護法”;即女生使用口服避孕藥,男生使用保險套,此方法可同時有效避孕及預防性傳染疾病。

請注意,根據中華民國法律,
與未滿十六歲者進行性行為將觸犯刑法。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60年性教育:從無知壓抑到反叛放縱

資料來源: 2012-08-22



    1990年代開始,多元化的性觀念和性行為接踵而來,各種性觀念以各種面貌出現,有時是時尚、有時是反叛、有時是放縱、有時是自由與權利的彰顯、有時是價值的虛無、有時是守舊與腐朽……
         性教育60年:在蒙昧與尷尬中摸索

              1949-1977  不被計劃的性教育

              1978-1989  春風解凍
              1990至今   這世界變化快
                      
      現狀與未來最後一塊陣地?
      性教育不能難以啟齒
      性教育的體制困境

      瑞典:通過電視實施性教育
      英國:5歲開始強制性性教育
      美國:1/3學校進行禁欲教育
      芬蘭:《一千零一夜》般的性教育
      日本:性知識從小學教到高中
      香港:隱蔽式教育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高中職學生早嚐禁果 專家析緣由(2013/0621 台灣醒報)



新聞原網址: 2013-06-21

【台灣醒報記者黃雅娟、蔡惠玲台北報導】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最近針對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的女生進行性經驗調查,發現大約每八名高中職女生,就有一人有過性經驗,發生「第一次」的平均年齡僅15.6歲。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黃葳威受訪時表示,因為不確定該調查的抽樣樣本,其調查結果可信度有待考證。但根據該協會以往針對大台北地區調查,因為高職生比高中生將提早進入社會,所以高職生比高中學生發生性經驗的比例高。

對於女生發生性行為的比例增加,年齡層也下降。勵馨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主任王淑芬受訪時分析,很多少女發生性行為都是在半推半就的情形下,受到氛圍跟男性友人的影響所致。如果女生能夠瞭解兩性交往和身體的界限,在面對這些狀況的時候,才有說「不」的勇氣。而像兩性關係這種隱密性高的話題,她建議,家長跟老師以同性角色教導,效果會更好。

王淑芬指出,除了網路發達、社會觀念開放外,網路情色的氾濫也是主因。她坦言,在網路上除了對性行為有錯誤的傳達之外,也有許多引誘性的話語,包括網友會相約要不要見面、需不需要錢等,都是女生提早發生性行為的原因。

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受訪時表示,看到很多孩子從小學3、4年級就對戀愛的事情心生嚮往,想見長大後的兩性交往勢必無法避免,雖然媒體文化可能是造成這個影響的極大因素,但是如果能從關懷、尊重的角度介入,孩子可以在父母、師長看得到的地方交往和約會,是比較安全的互動方式。

她說,雖然學校都有教導「性知識」,但是僅止於資訊的傳遞,其實孩子需要瞭解的是,在性行為的背後,必須有愛和關懷支持,一個關係的建立,不能只有浪漫的氣氛,每一種選擇背後都必須取捨,而家長則擔任十分重要的角色。

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黃葳威亦表示,老師家長應該用坦然的態度教導性教育,如在小學期間教導孩子有關性別特徵及身體界限,認識身體的變化。父母可以告訴他們每個器官都有象徵的意義,如乳房原本是母親懷孕生子之後,乳房會分泌乳汁哺育嬰孩,月經是卵子沒有受精,排出來的經血。

她說,有關身體性別特徵卻被媒體渲染物化,如乳房成為性象徵,及電影與現實情節有差異,像電影在90分鐘的劇情中,男女雙方常常很快速地發生性關係,會誤導青春期少年對於性觀念的看法。

 
 




圖說:家長及老師應為青春期孩子教導性教育。
 (Photo by 丹尼斯 in Flickr )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吳英俊:高中同性探索染愛滋病‧“家人的愛支撐我活下去”

資料來源:2013-06-09吳英俊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8日訊)“自願改變是人的基本權利,不可被剝奪,甚至不可被打壓,因為我們是自願的。”

由文橋傳播中心主辦、星洲日報協辦的“同性戀社運的認識”和“性別甦醒的生命歷程”講座會,昨晚在八打靈再也星洲日報總社活動中心舉行,吸引一群熱心關注同性戀社群權益和社會活動的讀者前來聆聽。

主講人之一的台灣愛滋病維權人士吳英俊在講座會上向觀眾分享他的生命歷程,並講述他高中時期同性情感萌芽,第一次進行同性探索後就感染愛滋病而陷入人生黑暗期時,家人是支撐他活下去的力量泉源。

因基督教大愛真正醒覺

“父母在我最無助、恐慌的時候,陪伴著我渡過艱難,成為我的依靠與慰藉,而他們宁願堅強隱忍也不讓我看見他們的脆弱與傷痛,讓我感受到家人強大的愛與深度的接納。”

他說,家人的愛讓他重新振作,但是真正讓他醒覺,讓他決定不再過同性戀的生活模式是基督教信仰的大愛力量。

放下同志身份活出自己

“我遇到一位基督徒同性戀者,他說同性戀傾向者不一定要過同性戀的生活,這句話讓我感到非常震驚,從而對生命有一個新的詮釋,為我帶來重大的啟蒙,讓我決定做我自己,不再做同志認為的同性戀者。”

他指出,他放下同志的身份,不是否定其過去,而是整合自己的過去與現在,活出自己。

“改變,過不一樣與同性戀的生活,提出不一樣的意見,這是基本人權。請同志運動團体能停止對想要改變的同性戀者作出迫害,否則就等同在歧視以及打壓同性戀者。”

關啟文:應平常心看待
“不能剝奪個人人權”

主講“同性戀社運的認識”的關啟文教授指出,必須用平常心去看待同性戀者的同時,也必須反思同志的訴求,不能一面倒的支持同志團体的要求。

“人權很重要,我們不能剝奪每個人的人權,但是每項自由都有界限,就像同性戀者的訴求,如果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的話,就不能妥協。”

他說,同志運動團体擁有弱勢社群至上主義,認為每項訴求都應被接納,但是其實同志社群早已不是弱勢群体。

同志不是弱勢群体

“根據多項研究指出,同志無論在經濟上、專業地位都比一般人高,因此並不是弱勢群体,因此當我們看待同志團体的訴求時必須從整体上來考慮,不能百分百接納,才能免於衍生更多的社會倫理問題。”

他指出,許多同運分子對後同性戀者採取极端的攻擊,並指同性戀是先天基因所致,全盤否定後同性戀者的意願。

“在科學上比較客觀的說法,同性戀是先天加上後天因素而導致的,因此同運分子不應霸道地抹殺所有後同性戀者想要改變自身的意願,讓他們享有基本的人權。”(星洲日報/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