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袁幼軒--常見問題解答 FAQs

    原始網址http://www.yuanyouxuan.com/faqs/

同性戀是我選擇的嗎?

我經常聽見人說 “他/她選擇了同性戀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說法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侮辱.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 同性戀不是一種選擇.
當我首次注意到我對男性有吸引力和誘惑時, 我年僅九歲. 這絕不是我刻意去選擇這種吸引力, 可是, 那些感覺就已經存在了. 這些年來, 我還不曾遇見過任何一個同性戀自稱是選擇去擁有這些同性戀的情感.
當然, 我们或許可以 “選擇” 去如何處理這些感情, 但是, 要請大家瞭解到, 當你說同性戀是一種選擇時, 這種言論是非常傷人的. “性慾習性” 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題目, 恣意讓人覺得我們基督徒認為擁有同性戀的情感是来自個人的選擇, 那這種想法會讓人覺得我們基督徒是十分麻木無情的
然而, 雖說同性戀不是一個選擇, 並不表示同性戀就是與生俱來的. 許多人相信我們必須從以上這二種可能原因中去選擇其中之一, 但這是個錯誤的邏輯. (請參見第四題: “同性戀是天生的嗎?”)

同性戀能被改變嗎?

我的確相信同性戀是能被改變的. 但是, 我所謂的改變在定義上, 與一般人的想法有相當的出入.
首先, 若人活在基督裏, 那這人決不會不被改變的.” 若有人在基督裏, 他就是新造的人, 舊事已過, 一切都變成新” (哥林多後書5:17). 然而, 對大部份人說, 這樣的改變, 並不是就把人從同性戀改造成異性戀. 當然, 這并非不可能, 因為神是無所不為的. 只不過一般而言, 這樣的例子比較鮮見.
那麼, 這變化是什麼呢?
對許多人來說, 這種改變必然是讓人從此不再有同性戀的傾向, 取而代之的成為異性戀的性傾向. 試想, 這與其他的改變一致嗎? 舉個 “驕傲” 的例子來說, 假若有人一向驕傲狂妄, 一夕之間脫胎換骨, 變得非常喜樂且謙卑. 這樣的光景持續了好些年. 但跟他談起這樣的轉變時, 他大概會告訴你, 他其實每天或每周總要不時地要對他的驕傲作戰.
我們會因此說他並沒有改變嗎? 我希望不會. 因為, 他真的巳經改變了.
我相信, 改變並非是沒有掙扎和沒有誘惑, 而是我們能在掙扎時能有選擇成為聖潔的自由. 因此, 這問題最大的癥結不在於我們的感覺與掙扎, 最終的目標是我們因心中渴求神, 所以能全心全意地擺上自巳的一切,和完完全全的順服.

異性戀? 同性戀聖潔性戀

我經常會被問 “你曾經是個同性戀, 怎麼能又不是了呢?” 或是問 “那麼, 你現在是異性戀囉?”
有些人認為我的信息是要將同性戀者轉成異性戀, 因為 “既然神不寬宥同性之間的性關係, 那麼目標就必然是異性戀.” 不過, 我並不認為成為異性戀應該是最終的目標.
在教會裡有一種錯誤的觀念, 認為異性戀才是正常的, 因為 “這豈不是神所旨示的嗎?” 但是, 異性戀是個太廣氾名詞, 它包括了姦淫, 亂倫與色情. 並且, 聖經裏譴責異性戀所犯罪的次数比谴責同性戀犯罪的次數更高.
對於所有基督徒而言, 所要追求的, 既非同性戀也不是異性戀, 而是聖潔的性戀.
所謂聖潔的性戀, 意味著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在婚姻裡. 若是一個男人結婚了, 就應當全心全意地對妻子忠誠~他的愛慕與慾望都必須只給他的妻子. 若是一個女人結婚了, 就應當全心全意地對丈夫忠誠~她的愛慕與慾望都必須只給他的丈夫.
第二種情況是單身, 單身的人守貞, 完全忠誠地信靠神. 聖經對於此有著清楚的教導, 守貞和禁慾並非是神對祂的子民不公平或不合理的要求. 單身並非是一種咒詛. 單身更不是一個重擔.
然而, 聖潔的性戀並非意味著我就從此不再有性方面的感受與吸引, 也不是就此抹煞我的性慾. 神創造我們成為一個有性慾的受造物, 對親密關係有自然的需求. 神造每個人都有這種與同性者有親密關係的需要, 但是沒有發生性行為的關係, 這是非常荣耀神的. 但由於原罪的影響, 這些正常的情感及需求被扭曲了. 我相信同性戀以及其他的罪, 諸如: 忌妒, 驕傲和暴飲暴食, 都是起因於 “人用不正當的方法去滿足人正當的需求.”
因此, 我既不會說我是個同性戀, 也不會說我是異性戀. 這或許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有些人會說 “你得必須是其中一種吧!” 但是我相信我們需有一個思想範疇的轉變 (Paradigm Shift).” 我們總想把所有人依照性別, 種族, 職業, 婚姻狀態, 薪水收入等等去分類, 現在還要再加上另外一類, 就是 “性傾向.” 這樣做的結果只會更造成互相彼此排斥與分離.
當我在閱讀聖經的時候, 我發現耶穌呼召我們團結合一. 但是我們在哪裡團結合一呢? 非常簡單, 就是要在基督裏團結合一. 我的身分, 不再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 我的身分是我是這話生生的神的孩子, 完完全全活在耶穌基督裏.
因此我既非是一個男同性戀的基督徒, 也不是一個異性戀的基督徒. 因為我不願意只認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的基督徒或者稱自已是一個男性基督徒. 我只認為我是一個基督徒. 這是我最主要的身分.

同性戀是天生的嗎?

如果, 你在街頭做隨機問卷, “同性戀是否與生俱來的?” 絕大多數的人會告訴你,這是一個經過證明的事實. 然而, 當查考一些文獻後, 卻發現不盡然.
美國心理學學會 (APA) 聲明: “科學家們對於導致一個人會變成異性戀, 雙性戀, 或男/女同性戀並沒有一致的結論. 雖然己有許多透過遺傳基因, 荷爾蒙, 發育過程, 社會與文化背景的影響來調查一個人性傾向的研究. 但都無法讓科學家確切的下結論說性傾向是由任何特定的因素所造成的. 大多數學者認為先天與教養兩者息息相關, 並二者同時扮演著複雜的角色.” 先天本質包含了遺傳性, 荷爾蒙和生理等影響, 通常發生在生前. 後天則是包括心理, 社會, 文化與發展上等發生在出生後的環境因素影響.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 (AAP) 聲明: “性傾向可能不是由任何單一因素所決定, 而是由遺傳, 荷爾蒙, 與環境的綜合因素所致.” 有些心理學家將出生前菏爾蒙因素的影響歸類在環境因素下. 不過, 環境因素同時也包含了社會與文化等後天影響.
美國男/女同性戀精神病醫術協會在他們的網站上聲明: “沒有人知道甚麼導致異性戀, 同性戀與雙性戀.” 他們也如此寫道: “目前又再度產生了一股熱潮去探討造成同性戀的生理起源和因素. 然而, 時至今日, 尚無任何可重複的科學研究去支持同性戀是由某種特殊的生理因素所造成.
艾倫 桑德斯 (Alan Sanders) 博士目前於伊利諾州埃文斯頓的西北大學健康研究院主持一項由聯邦經費支持, 取件於一千對同性戀兄弟所做的研究. 這個研究被引用在
MSNBC 的一篇文章中. 文章中寫道: “性傾向極有可能是由數個遺傳基因與非遺傳基因互相影響所造成的. 非遺傳基因包括心理與社會影響.” 換而言之, 很有可能是遺傳性 (先天) 與非遺傳性 (後天, 包括心理與社會影響) 兩者互相影響而造成一個人的性傾向.
基音 羅賓遜 (Gene Robinson) 博士目前是依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神經科學系系主任. 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曾引用他的研究: “儘管人們喜歡站在先天派與後天派的旗下, 遺傳基因在腦部的功用反應出遺傳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換句話說, 先天與後天都有影響力. 
如果任何一個人說同性戀的形成俱有一種生理性因素, 這也並不等同於說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 從以上的節錄,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因素, 觀點, 及相互闗係存在, 包括生理與環境, 先天與後天, 生前與生後, 等等因素的影響, 這更說明了 “性理論/性學說” 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標題.
現在, 讓我們來觀察一下什麼是這個問題的核心: 有些人宣稱同性戀是天生的, 他們認為道德上的放縱是無罪的. 理由是 “既然我是天生的同性戀, 那就不是我的錯.” 然而, 從我有記憶以來, 我有許多內心的衝動都不是出於選擇或自己要求來的 (譬如: 自私, 嫉妒, 驕傲等等). 即使這樣, 這也不能成為道德放縱的藉口. 這些道德放縱的行為不能因此變成無罪的,或變成可以被接納的.
相對而言, 許多保守派拒絕接受同性戀有可能是與生理因素造成的, 那就似乎等於承認 “神造人為同性戀.” 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呢? 這是一個對於人性, 罪性及其從傳承自亞當~原罪的起源的誤解.
我相信任何人都可能具有與生俱來的同性戀的習性與傾向, 這和造成別種的罪沒有不一樣, 因為人犯罪, 很多可能會受到生理方面的影響.
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裏說道: “遺傳基因佔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否一個人會染上酒癮. 遺傳甚至佔到高於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 遺傳在對酒癮的相互闗係上, 所扮演的角色十分複雜, 並且也同時牽涉到許多其他不同的因素. 很多研究結果建議對酒精上癮與其他毒癮可能與五十一種處染色體的遺傳變異相關 “但這也清楚指出” 酒癮的形成包含許多別的因素, 包括生理, 遺傳, 文化背景, 與心理.” 這聽起來似乎很耳熟, 不是嗎?
即使犯罪本身有著生理方面的原因, 並不表示犯罪可改變成可容許的, 更不表示人不得不去作那行為. 我們生來都是罪人, 有著罪性. 詩篇第五篇第五節: “我生下來就有罪, 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詩篇51:5).
從以上的文獻查考可知, 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同性戀是天生的.
請繼續閱讀下一章 “科學怎麼解釋?” 去幫助你了解一下針對形成同性戀的可能生理因素所做的研究.

科學怎麼解釋?

科學研究在對同性戀的生理原因上做了哪些實驗呢?
有很多針對同卵雙胞胎作的實驗和研究.
在一九一一年, 約翰 麥克 貝利 (John Michael Bailey) 和 理查 皮拉 (Richard Pillard) 對雙胞胎中有同性戀的兄弟進行一項研究. 研究發現若一個同卵孿生兄弟是同性戀者, 另外一個也是同性戀者佔百分之五十二, 同樣地異卵雙胞胎兄弟中若甚中一個是同性戀者兩人皆是同性戀者佔有百分之二十二. 於二000年, 貝利偕同麥克 鄧恩 (Michael Dunne) 與尼可拉斯 馬丁 (Nicholas Martin) 在澳洲試圖再重複一次這個實驗, 但結果包含同性戀的同卵雙生子中, 兩人皆為同性戀的僅占百分之三十.
雖然這些實驗可能指出遺傳基因可能是形成性慾習性的部分因素, 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如果性慾習性只靠遺傳基因來決定, 那同卵孿生兄弟中, 一個是同性戀, 另一個也是同性戀的或然率應該是百分之一百 (這叫基因一致性). 因此同性戀不符合這基因一致性學說. 另外請注意貝利的研究招受到學術界的批評, 因為貝利只是在大部份同性戀雜誌登廣告~因此他的取樣方法是和傳統科學取樣方式有偏差.
最近有兩個相同的研究. Peter Bearman 和 Brückner 2002年發現只有 6.7百分比的同卵雙生兄弟同時是同性戀, 有百分之 7.2的異卵孿生兄弟, 兩人同時是同性戀. 有百分之 5.5的同父同母的手足兄弟同時是同性戀.
Långström 與一些學者進行一個大型針對同性別雙生子性行為的研究. 研究結果在 2008年發表. 新聞界只指出他們原先預估的家庭因素對性行為的影響相當微小. 但是新聞並沒有報導他們的實驗統計結果, 闗於對遺傳與環境影響研究結果的信賴區間和誤差幅度高到令人吃驚的地步. 另一項隱而未發佈研究結果的是, 僅有 10%的男性同卵孿生子與 12%女性同卵孿生子在其一生中, 有過同性的伴侶.
亦有一些針對大腦與同性戀相關性的研究.
LeVay 在他研究結果中作以下的結綸: “我要強調我尚未發現的部分. 我既未證明同性戀是遺傳的, 也沒有找出造成同性戀的遺傳基因. 我並沒有證明同性戀是天生的, 這是許多人對我的研究有所誤解. 我也沒找出同性戀的主導中心的部位…當我研究腦部時, 我們實在無法証明我所找到的不同處是生來如此, 還是後來才改變成的.”
Byne, Tobet, Mattiace等人試著重新再做一次這個研究, 結果他們無法重復這實驗結果.
更有一些著名的學者試著研究染色體.
1993年, Dean Hamer針對同性戀兄弟做了一個染色體的研究, 並發現在 Xq28的 X染色體上有一個共同的分子遺傳標記. 遺憾的是, 它被現今的流行性文化稱為 “同性戀基因.” Hamer 本人雖然也是個同性戀, 他亦表示 “…環境因素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並沒有一個單獨的主要基因能把人變成同性戀…我不認為我們有一天能夠判斷誰會是同性戀.”
另外仍有其他科學家試著重覆這個實驗結果, 但是卻是無法在同性戀兄弟的染色體中找出這個共同的分子遺傳標記 (Bailey et al. in 1999 and McKnight and Malcolm in 2000). Hamer 這個實驗的最大缺陷在於, 他的抽樣方法沒有 “非同性戀者” 來作實驗基本控制組. 假若這個控制組在 Xq28的 X染色體上一樣有著共同的遺傳標記, 那麼他的研究結果就等同作廢.
很可惜地, 傳媒與大眾文化都謬誤地論斷~罔顧所有明擺的證據~妄言同性戀是天生的且絕對是來自遺傳基因. 但就如同你之前所讀到的, 証明事實並非如此.

同性戀是注定要下地獄嗎?

我曾被問及: “倘若神造我是同性戀, 那麼我人生的意義是甚麼? 根據聖經的說法, 我豈不是注定要下地獄嗎?” 我認為神不會違背祂自己, 先去創造一個他所憎惡的人, 然後再去咒詛這人的存在.” 以下是我的回答.
神創造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情感與慾望, 但並非所有情感都是好的, 或是來自神的. 譬如說, 我們之中有許多人都經歷過妒忌, 嫉妒與驕傲, 等等情感的酸楚煎熬. 這是我們在創世紀第三章中所讀到人墮落的結果 (原罪說). 事實是我們生來就帶著某些罪性 (詩篇51:5).
因此, 我們無須驚訝爲何有一些我們無法解釋的情感, 這些情感我們也未曾要求過或者是自己選擇來的. 不能因為這些情感的存在, 就推論說神是如此造我們. 我們的情慾不等於我們的身分. 我認為一個人的性慾習性不能代表這個人的身份, 它只能代表這個人的經驗而已.
聖經很明確地表示它反對同性戀的性行為. 然而, 利未記18:22中亦指出: “不可與男人苟合, 像與女人一樣; 這本是神詛咒和憎惡的.” 注意這裏並沒有說 “他們” 是被神詛咒和憎惡的, 此處強調的是 “這” 或 “這種行為” 是神詛咒和憎惡的. 聖經上從未說過 “他們” 是被神恨惡的. 神只恨惡他們犯罪的可惡行為而已.
當我們瞭解了這聖經觀念, 我們現在就可以面對這問題: “這些男女同性戀們 (LGBT) 注定要下地獄嗎?” 天殺的決不是! (原諒我的口氣重了些). 至少, 這些人和世界上的一般人一樣, 因為聖經上說, 任何離開/脫離基督的人都注定要下地獄的 (羅馬書3:23). 但是蒙著神設立了無罪的羔羊, 就以耶穌的寶血來作神的祭品, 因此每一個人都能免除去地獄的刑罰, 並得以保證進天國~只要他們相信耶穌基督是他們的神與救主 (羅馬書10:9-10).
因此, 一般說來, 不是我們的性慾傾向 (情感或情慾) 被受到咒詛, 而是我們需要對我們因應情感影響而作出來的行為負責. 我們天父最喜悅的, 莫過於放棄我們的一切, 交給神 (包括我們的盼望, 計畫, 時間, 財寶, 甚至我們的性慾) 以及接受我們在耶穌基督裏的新身分. 表面上看來是剝奪了我自我的一切, 但實際上你將會發現出你真正的自己與起初被造的自己.
耶穌說過: “若有人要跟從我, 就當捨己, 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馬太16:24; 馬可8:34; 路加9:23).

欺負,譏笑,和歧視同性戀,可以嗎?

我不知道如何強調我對這種事實的看法和想法. 對同性戀者的霸道 (或是任何與此有關的霸道) 和恐懼症都是不對的. 當然有些人由於誤解聖經對性的態度, 以致變成同性戀恐懼症或變得仇視同性戀. 無論如何, 若是霸道與恐懼症都僅會對同性戀的人們造成心理上的虐待與傷害, 那就絕對是錯的.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 曾被無情和殘酷地被嘲弄, 讓我痛徹心扉. 當然, 我們小時候大人告訴我們說: “棍棒和石頭也許能打斷我筋骨, 但話語決傷不了我.” 但是這是大人告訴我們的小孩最大的謊言之一.
這些話語是不懷好意地攻擊在我身上, 如同刀割般刺痛我. 我曾被辱罵為男妖, 娘娘腔, 沒有大丈夫氣概的和有脂粉氣的男人, 小仙子等等, 再加上所有種族歧視, 書呆子與五短身材的笑話. 無論任何代價都不會讓我願意去再一次去經歷我的童年.
不過, 你知道嗎? 我已熬過來了, 現在一天比一天好過了.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 基督徒好像在對同性戀者的霸道與恐懼症不願意介入. 當我們的青少年用嘰笑和殘酷的口氣說 “這怪人好娘娘腔啊!” 我們大人卻袖手旁觀. 這種情形不應該繼續下去.
從另一方面來說, 媒體總是錯誤地將所有基督徒塑造成某個激進派和充滿仇恨的團體, 就像那些偽裝站在 “教會” 的旗幟下, 卻心懷惡毒地拿著大字報在同性戀示威遊行與喪禮中間散布仇恨. 要知道, 他們所作所為是非常卑劣, 並且褻瀆了基督的聖名.
所以, 讓我們團結地站起來, 共同對抗對同性戀的霸道與對同性戀的恐懼症惡勢力.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性」是人權還是道德問題?

06/11/2014 明光社
原始網址:http://www.truth-light.org.hk/nt/article/%E3%80%8C%E6%80%A7%E3%80%8D%E6%98%AF%E4%BA%BA%E6%AC%8A%E9%82%84%E6%98%AF%E9%81%93%E5%BE%B7%E5%95%8F%E9%A1%8C%EF%BC%9F

「性」是人權還是道德問題? 

 06/11/2014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最近有報道指出台灣大學有學生發起成立「皮繩愉虐社」,探討性虐待的迷戀性傾向,如今只等待台大校方審議。若然申請成功,該組織便成為台灣首創的學生特殊性探索社團。

皮繩愉虐的英文簡稱為BDSM,當中牽涉到Bondage, Discipline, Dominance, Submission, SadismMasochism等數個英文字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從英文的字義看來,意思比中文豐富多了。Bondage是綁縛或奴役的意思;Discipline在這裏可指到性調教(即人在性行為方面進行訓練);而DominanceSubmission則指到支配與臣服,SadismMasochism更指到施虐與受虐。在BDSM的性行為中,施虐者可能會把繩子、鏈子、皮帶、保鮮膜、手銬、皮帶、鞭子、刀子、蠟油等道具加諸於受虐者身上。

台灣性教育學會理事長指出「以前社會對BDSM愛好者不了解,認為他們是「性偏差」,近年則逐漸認為他們只是性行為方式與大眾不同,改稱『性少數』。」而台大「皮繩愉虐社」發起人亦希望他人能夠明白BDSM只是一種「情慾」表達,不該被壓抑。他指出在坊間有人因玩窒息式性愛、SM綑綁等發生意外,甚至喪命,真正的BDSM則強調安全、技巧與溝通,相信透過社團教學互通知識,能避免因人的無知而發生意外。

若你是審批台大學生「皮繩愉虐社」申請的負責人,你會被申請者的理由說服嗎?又或是認為凡是「性少數」的要求,你都應該批准才是政治正確?還是你會考慮其他因素?如果你認為在求學期間不適宜鼓勵年輕人發生性行為,又或是反對在公開場合談論一些有危險及爭議性的性行為,甚至認為「皮繩愉虐」本質上不道德,原則上你可能已經打算禁止讓這樣的組織設立。

如果你不打算從道德角度出發,而是從「權利」出發,可能需要考慮一連串問題:探索不同的性傾向及性行為是否基本人權?

即使你贊同探討多元的性行為是人權,不應受到壓抑,但有否考慮大學是否一個合適的場地?又假設你同意大學是一個合適的場地,你認為該會的會員應否有年齡限制呢?應否參考美國DomSubFriends皮繩愉虐社的做法,要求18歲以上的人士才能參與?如果一視同仁,容許所有學生都「有權」參加,當一個13歲的天才大學生申請入會時,你是否真的感到沒有問題?還是要他或她先得到家長同意?如果你贊同探索「性」是天生不應壓制的時候,又為何要限制年齡呢?此外,萬一發生意外,究竟誰應該負責任呢?事實上,類似的問題可以一直追問下去。

能引伸出如此多的問題在於性議題本身不單牽涉人權,也牽涉到道德層面——即使人們不想接受。在香港,即使兩位十五歲又十一個月的小情侶心智非常成熟,當社會得知他們發生性行為,他們也不能理直氣壯地說:「與你無關」,皆因這是犯法的行為。

說到底性行為不等同於握手,不能拋下一句「不能被壓抑」便無視當中的道德界線,甚至可能引起的法律責任。

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性別統計指標彙總性資料

性別統計指標彙總性資料
原始網址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973&Page=20272&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失效


貼心提醒本專區資料頗豐,使用者可善用關鍵字搜尋。以IE、Firefox及Google Chrome三種瀏覽器為例,按下鍵盤CTRL+F會出現一空白列,輸入欲查詢的關鍵字,網頁中含該關鍵字的部分即會以顏色標註。

一、學生
100各級學校學生人數
100-1 各級學校學生數-按年別與性別分100-2 各級學校學生性別比率-按年別分
101 幼兒園幼生數
101-1 幼兒園幼生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101-2 幼兒園幼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1-3 幼兒園幼生數-按年齡與性別分
102國小學生數
102-1 國小學生數、畢業生數-按設立與性別分102-2 國小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2-3 國小學生數-按年齡與性別分
102-4 國小新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2-5 國小小校學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2-6 國小百年老校學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
102-7 偏遠地區國小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2-8 國小學生粗在學率-按性別與學年度別分102-9 國小學生淨在學率-按性別與學年度別分
102-10 國小學生裸眼視力-按年級與性別分102-11 國小學生裸眼視力-按縣市與性別分
103 國中學生數
103-1 國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103-2 國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3-3 國中學生數-按年齡與性別分
103-4 偏遠地區國中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3-5 國中畢業生升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103-6 參加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人數-按年別及性別分
103-7 國中學生粗在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103-8 國中學生淨在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103-9 國中畢業生就學機會率-按性別與年別分
103-10 國中學生裸眼視力-按性別與年級別分103-11 國中學生裸眼視力-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3-12 國中小校學生數-按學校所在地與性別分
104 高中學生數
104-1 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104-2 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4-3 高中學生數-按性別與年齡別分
104-4 高級中等學校開設綜合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104-5 高級中等學校開設綜合高中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4-6 高中畢業生升學率-按年別及性別分
104-7 高中新生就近入學率-按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4-8 高中新生就近入學率-按設立別分104-9 高中學生粗在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
104-10 高中學生淨在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104-11 高中學生裸眼視力-按性別與年級別分104-12 高中學生裸眼視力-按性別與縣市別分
104-13 高中新生入學方式概況-按性別分
105 高職學生數
105-1 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105-2 高職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5-3 高職學生數-按性別與年齡別分
105-4 高職學生數-按性別與學科類別分105-5 高職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科類別分105-6 高級中學附設職業類科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科類別分
105-7 高職畢業生升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105-8 高職學生粗在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105-9 高職學生淨在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
105-10 高職學生裸眼視力-按性別與年級別分105-11 高職學生裸眼視力-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5-12 高職新生入學方式概況-按性別分
106 大專校院學生數
106-1 大學以上女性學生比率106-2 專科學校學生性別比率106-3 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領域、等級與性別分(實數)
106-4 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領域、等級與性別分(百分比)106-5 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科系3分類分(實數)106-6 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科系3分類分(百分比)
106-7 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性別與學門別分(實數)106-8 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性別與年齡別分106-9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人數分布-按總級分與性別分
106-10 大專校院學生粗在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106-11 大學校院前50大系所學生人數-按性別分106-12 大學校院系所學生人數-按性別分
106-13 大專校院社會工作科系(所) 在學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6-14 大專校院社會工作科系(所) 畢業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6-15 大專校院藝術相關科系(所) 在學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
106-16 大專校院藝術相關科系(所) 畢業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6-17 大專校院餐旅及觀光相關科系(所)在學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6-18 大專校院餐旅及觀光相關科系(所)畢業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
106-19 大專校院體育相關科系(所) 在學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6-20 大專校院體育相關科系(所) 畢業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6-21 大專校院環境相關科系(所) 在學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
106-22 大專校院環境相關科系(所) 畢業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6-23 大專校院淨在學率-按性別與年別分106-24 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性別與學門別分(百分比)
106-25 大學校院招生報考與錄取人數-按性別分106-26 技專校院招生報考與錄取人數-按性別分106-27 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等級、性別與學科別分(實數)(按OECD坎培拉手冊歸類)
106-28 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等級、性別與學科別分(百分比)(按OECD坎培拉手冊歸類)106-29 大專校院畢業生人數-按學科類別分106-30 歷年大專校院畢業生人數-按領域、等級與性別分
106-31 歷年大專校院畢業生人數-按部分學門與性別分
107 實用技能學程學生數 
107-1 實用技能學程學生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107-2 實用技能學程學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7-3 實用技能學程學生數-按年級別、年齡別與性別分
107-4 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及畢業生人數-按年級別、性別、設立別與學科類別分
108 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
108-1 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8-2 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性別與國籍別分108-3 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性別與年級別分
109 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人數(身心障礙類)
109-1 特教學校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109-2 特教學校學生數、畢業生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109-3 特教學校學生數-按性別與年齡別分
109-4 國中小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學生人數-按性別分109-5 高中職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學生人數-按性別分109-6 大專校院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學生人數-按性別分
109-7 身心障礙學生教育補助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09-8 身心障礙原住民族學生教育補助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
110 國中小原住民學生人數
110-1 國中小原住民學生人數-按性別與族籍別分110-2 國中小原住民學生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10-3 國中小原住民學生人數-按重點學校與性別分
111 高中職原住民學生人數
111-1 高中職原住民學生人數-按性別與族籍別分111-2 高中職原住民學生人數-按性別與年級別分111-3 高中職原住民畢業生人數-按性別與族籍別分
112 大專校院原住民學生人數
112-1 大專校院原住民學生及畢業生人數-按等級、族籍與性別分112-2 大專校院原住民學生人數-按等級、性別與學門別分112-3 大專校院社會工作、藝術、餐旅觀光、體育、環境相關科系原住民學生人數-按年齡與性別分
112-4 大專校院社會工作、藝術、餐旅觀光、體育、環境相關科系原住民畢業生人數-按年齡與性別分
113 國中小中輟生人數
113-1 國小中輟生人數-按縣市別與性別分113-2 國中中輟生人數-按縣市別與性別分
114大專校院休退學統計
114-1 大專校院休學人數-按休學原因、等級、性別與設立別分114-2 大專校院退學人數-按退學原因、等級、性別與設立別分
115 遭遇家庭變故學生人數
115-1 我國私立高級中等學校特殊境遇家庭之子女教育補助統計115-2 私立高級中學特殊境遇家庭之子女教育補助統計-按申請人教育程度、年齡與縣市別分115-3 私立高級職業學校特殊境遇家庭之子女教育補助統計-按申請人教育程度、年齡與縣市別分
115-4 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人次
116大專校院國際學生人數
116-1 大專校院正式修讀學位之外國學生人數-按性別、設立、等級與國別分116-2 大專校院正式修讀學位之外國學生人數-按性別、學門與國別分116-3 大專校院正式修讀學位之外國學生人數-按性別、學門與學年度分
116-4 大專校院正式修讀學位之外國學生人數-按校別、國別、性別與等級別分116-5 大專校院正式修讀學位之外國學生人數-按性別、學門、國別與校別分116-6 大專校院外國交換生數-按校別、國別與性別分
116-7 大學校院附設華語文中心國際學生人數-按校別、國別與性別分116-8 大專校院在學僑生及港澳生人數-按等級、設立、性別與僑居地/國別分116-9 大專校院僑生及港澳生人數-按性別、校別、等級與僑居地/國別分
116-10 大專校院在學僑生及港澳生人數-按性別、學門與僑居地/國別分116-11 大專校院在學僑生及港澳生人數-按性別、學門與學年別分116-12 大專校院在學僑生及港澳生人數-按性別、學門、僑居地/國別與校別分
116-13 大專校院陸生及畢業陸生人數-按等級別、性別與學科類別分
117 特殊教育學生統計(資優)
117-1 國中小特殊教育學生人數(資賦優異類)117-2 高中職特殊教育學生人數(資賦優異類)
118 學生平均身高、體重、體適能
118-1 6歲至15歲學生身高平均值118-2 6歲至15歲學生體重平均值118-3 國小學生體位趨勢
118-4 國中學生體位趨勢118-5 國小體適能統計118-6 國中體適能統計
118-7 高中職體適能統計
119 大專校院學生住宿人數統計
119-1 大專校院學生住宿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119-2 大專校院學生宿舍概況-按性別、校別與縣市別分
二、教育成果
201 國人預期在校年數 
201-1 國人預期在校年數-按性別與年別分
202 各級原住民畢業生升學率
202-1 各級原住民畢業生升學率-按性別分
203 15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
203-1 15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
204 失業率統計
204-1 失業率-按教育程度與性別分204-2 失業率-按年別與性別分204-3 勞動參與率-按年別與性別分
205 公費留考錄取人數
205-1 公費留考錄取人數-按年別與性別分205-2 公費留考錄取人數-按性別與國籍別分
206 國中小運動代表隊學生人數
206-1 國小運動代表隊學生人數-按性別與運動項目別分206-2 國中運動代表隊學生人數-按運動項目別及性別分
207 社會教育
207-1 一般社區大學學員統計-按性別與縣市別分207-2 新移民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學生統計207-3 新移民學習中心辦理新移民教育活動人數
207-4 全國各鄉鎮市區樂齡學習中心辦理成果統計207-5 教育部補助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推展家庭教育計畫成果統計207-6 25-64歲成人參與終身學習活動比率
三、教職員
300 各級學校教師人數
300-1 各級學校教師人數-按年別與性別分300-2 各級學校教師性別比率-按年別分300-3 各級學校原住民教師
301 幼兒園教職員人數
301-1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301-2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301-3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數-按性別、職務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
301-4 幼兒園職員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
302 國小教師數
302-1 國小教師數-按設立與性別分302-2 國小教師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302-3 國小教師數-按性別與學歷別分
302-4 國小教師數-按性別與年資別分302-5 國小教師數-按性別與任教領域別分302-6 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數-按性別與年齡別分
302-7 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數-按性別與任教領域別分302-8 偏遠地區國小教師數-按性別與年齡別分302-9 偏遠地區國小教師數-按性別與任教領域別分
303 國中教師數
303-1 國中教師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303-2 國中教師數-按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303-3 國中教師數-按學歷與性別分
303-4 國中教師數-按年資與性別分303-5 國中教師數-按任教領域與性別分303-6 原住民地區國中教師數-按年齡與性別分
303-7 原住民地區國中教師數-按任教領域與性別分303-8 偏遠地區國中教師數-按年齡與性別分303-9 偏遠地區國中教師數-按任教領域與性別分
304 高中教師數
304-1 高中教師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304-2 高中教師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地縣市別分304-3 高中教師數-按性別與學歷別分
304-4 高中教師數-按性別與年資別分
305 高職教師數
305-1 高職教師數-按性別與設立別分305-2 高職教師數-按性別與學校所在縣市別分305-3 高職教師數-按性別與學歷別分
305-4 高職教師數-按性別與年資別分305-5 高職教師數-按性別與學校類別分
306 大專校院教師數
306-1 大專校院女性教師比率-按設立別分306-2 大專校院女性教師比率-按教師級別分306-3 大學專任教師及助教人數-按性別、學門、科系3分類與教師級別分
306-4 專校專任教師及助教人數-按性別、學門、科系3分類與教師級別分306-5 大專校院社會工作科系(所)教師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306-6 大專校院藝術相關科系(所)教師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
306-7 大專校院餐旅及觀光相關科系(所)教師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306-8 大專校院體育相關科系(所)教師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306-9 大專校院環境相關科系(所)教師人數-按性別與縣市別分
306-10 歷年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數-按領域、職級與性別分(實數)306-11 歷年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數-按領域、職級與性別分(百分比)306-12 歷年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數-按職級、性別與學科別分(實數)(按OECD坎培拉手冊歸類)
306-13 歷年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數-按職級、性別與學科別分(百分比)(按OECD坎培拉手冊歸類)306-14 歷年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數-按職級、性別、年齡別分306-15 大專校院原住民教師人數-按職級、公私立與性別分
306-16 大專校院原住民教師人數-按學歷、公私立與性別分306-17 大專校院社會工作、藝術、餐旅觀光、體育相關科系原住民教師人數-按年齡與性別分
307 各級學校校長人數
307-1 國中小女性校長人數及比率307-2 高中職女校長人數及比率307-3 大專校院女校長人數及比率
307-4  各級學校原住民校長
308 各級學校一級主管人數
308-1 國中小主任、組長人數及性別比率308-2高中職主任、組長人數及性別比率308-3大專校院女性一級學術主管人數及比率
308-4 大專校院女性一級行政主管人數及比率
四、教育環境
401 教育部性別統計
401-1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職員性別統計401-2 教育部各種委員會委員性別統計401-3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性別與身分別統計
401-4 教育部性別經費統計401-5 教育部所屬機關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等場所工作人員統計-按職級、性別與原住民身分分401-6 教育部所屬機關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等場所工作人員統計-按年齡與性別分
401-7 全國公共圖書館讀者辦證數總數性別統計401-8 本部各單位同仁參加性別類研習訓練課程情況統計表
402 各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別統計
402-1 各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性別統計402-2 各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身分別統計 402-3 各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遴聘方式統計 
403 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別統計
403-1 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別統計-按性別與校別分403-2 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別統計-按性別、委員身分與校別分403-3 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別統計-按性別、聘用方式與校別分
404 校園性侵或性騷擾性別統計
404-1 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按被害人之性別統計404-2 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按被害人年齡統計404-3 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按加害人之性別統計
404-4 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加害人年齡統計404-5 疑似校園性騷擾事件-按被害人之性別統計404-6 疑似校園性騷擾事件-按被害人年齡統計
404-7 疑似校園性騷擾事件-按加害人之性別統計404-8 疑似校園性騷擾事件-加害人年齡統計404-9 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統計-按當事人關係統計
404-10疑似校園性騷擾事件統計-按當事人關係統計404-11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加害人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人數統計-按性別與教育程度404-12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加害人接受身心治療及輔導人數統計-按年齡與教育程度
404-13疑似校園性侵害與性騷擾件數統計
405 大專校院開設與性別議題相關課程統計
405-1 大專校院開設與性別議題相關課程概況統計表
406 補習及進修教育
406-1 國民中小學補習學校概況-按性別與設立別分406-2 高級中等進修學校概況-按性別與隸屬別分406-3 高級職業進修學校學科概況-按性別與學科類別分
406-4 大專進修學校概況-按性別與設立別分406-5 空中大學概況-按性別與年齡別分
407 單一性別學校
407-1 一般生招收單一性別學生之國中學校一覽表407-2 一般生招收單一性別學生之高中職學校一覽表407-3 全校為單一性別學生之國中學校一覽表
407-4 全校為單一性別學生之中等以下學校一覽表
408 環境、能源與科技篇
408-1 「環境、能源與科技篇」「決策者」之性別統計408-2 「環境、能源與科技篇」「服務提供者」之性別統計408-3 「環境、能源與科技篇」「受益者」之性別統計
五、國際比較
501 國際比較
501-1 主要國家各級教育女性學生比率501-2 主要國家各級教育粗在學率-按性別分501-3 主要國家各級教育淨在學率-按性別分
501-4 主要國家各級教育女性教師所占比率-按專任教師計算501-5 高等教育女性學生人數及比率-按學科領域別分501-6 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按性別分
501-7 高等教育學生就讀學科之結構501-8 主要國家高等教育學生占總人口比率501-9 預期在校年數(滿六歲以上人口平均受學校教育年數)